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徽学与藏学:儒学的区域化表达与民族认同

发布时间:2017-08-24 15:06

  本文关键词:徽学与藏学:儒学的区域化表达与民族认同


  更多相关文章: 徽学 藏学 儒学区域化 文化认同


【摘要】:徽学和藏学都是中国区域文化的范本,两者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近年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就徽学而言,它是国学中最为完整的部分,也是揭开中国传统社会本质的一把钥匙;就藏学而言,雪域高原如同人类曾经故园,处处可以拾撷儒学印记,藏学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如果说徽州是儒家的一个旧居,那么藏地就是儒学的另一个新家。因为徽学体现了典型的儒家文化,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思想文化演变的一般规律;而藏学则反映了西藏不仅是西藏人民的西藏,也是中华民族的西藏的历史必然。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淮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徽学 藏学 儒学区域化 文化认同
【基金】: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低俗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研究”(1301011C) 安徽省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明清皖北流民问题研究——以方志、笔记为考察依据”(SK2016A0817)
【分类号】:G127
【正文快照】: 今天,徽学、藏学、敦煌学并称为三大显学。一般认为,徽学是以朱子理学(儒学)为主体的徽州区域文化,它是国学中最为完整的部分,是深深扎根于徽州土壤而孕育出的一种“后儒文化”;藏学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一方面反映出对中原文化的内聚力,另一方面反映出有史以来汉藏交融的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硕;;如何认识藏族及其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12期

2 沈卫荣;;“想象西藏”之反思[J];读书;2015年11期

3 顾毳;;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理性交流——以中国近代佛学复兴为线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扈红英;;修辞学视野下“民族国家”理论与“多民族国家”理论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6 王智汪;;论民族意义上的藏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朱丽双;;有关近代西藏历史和汉藏关系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回顾[J];中国藏学;2010年03期

8 沈卫荣;;汉藏交融与民族认同[J];读书;2010年01期

9 韩锋;;儒学在吐蕃的传播及其影响[J];齐鲁学刊;2007年03期

10 王海燕;喜饶尼玛;;国内学术界汉藏文化交流史(唐代~1949年)研究状况述评[J];西藏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明扬;;沈卫荣谈藏学和“西藏热”[N];东方早报;2014年

2 班班多杰;;三世土观活佛眼中的汉地儒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李禹阶;;华夏早期民族观念中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一致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智汪;;徽学与藏学:儒学的区域化表达与民族认同[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李彬;;灵魂的想象性回归——谈公路电影的“情怀”与“情怀消费”[J];艺术评论;2016年07期

3 赵光锐;;西方人视野中的汉藏关系——以入藏德国人作品为中心的分析[J];德国研究;2016年01期

4 叶小军;;文化共生视域下藏区英语教学与国家意识整合的几点研究——兼谈民间信仰与国家认同的互动[J];当代教育论坛;2016年01期

5 徐黎丽;李姝睿;;“大一统”天下观对中国边疆治理的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6 何星亮;;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分类与民族认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7 袁宝龙;;秦汉时期民族观的嬗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05期

8 王川;;再论1930年谭云山晋见十三世达赖喇嘛[J];民族研究;2014年03期

9 袁宝龙;;魏晋民族史观语境下的苻坚民族思想[J];武陵学刊;2014年03期

10 韦诗业;韦冬雪;;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应坚持“五个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晶;;包容与凝聚:全球化时代的多民族国家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马俊毅;;论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及其价值理念——基于族格的视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陆韧;;明朝的国家疆域观及其明初在西南边疆的实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J];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5 侯艾君;;“泛蒙古主义”幽灵[J];南风窗;2008年16期

6 索珍;;奥地利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现状分析[J];中国藏学;2007年03期

7 杜永彬;;论当代藏传佛教的发展路向[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7年01期

8 樱井龙彦;李连荣;;百年日本藏学研究概况[J];中国藏学;2006年04期

9 索珍;;美国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和藏学研究人员现状及其分析[J];中国藏学;2006年02期

10 李宏图;语境·概念·修辞———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J];世界历史;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文;;徽学研究的新开端、新发展[J];徽学;2000年00期

2 赵懿梅;徽学:一门新兴的显学——“徽学的内涵与学科构建”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4年07期

3 栾成显;;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史学月刊;2009年06期

4 晓文;“全国徽学学术讨论会暨徽学研究与黄山建设关系研究会”在屯溪召开[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02期

5 曹天生;徽学研究的新动向─—“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06期

6 许文继;2000、2001年徽学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02期

7 刘伯山;徽学研究的历史轨迹[J];探索与争鸣;2005年05期

8 冯剑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徽学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阿风;’98国际徽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1期

10 卞利;;20世纪徽学研究回顾[J];徽学;2002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州徽州学研究会贺电[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方兆祥;;开创徽学研究的新境界——在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上的讲话[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学林;;强烈呼吁要对徽学进行深入地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凌观根;;关于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人事安排的说明[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杜诚;;责任和任务——在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上的讲话[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马康盛;;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开幕词[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编者的话[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卞利;;徽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曹高峰;;学会理事徽学成果一览表(截止至2002年12月)[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安徽省徽学学会章程[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利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徽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安徽日报;2002年

2 曹天生;徽学研究的现代化之路[N];安徽日报;2003年

3 张立文;徽学的界定及其研究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4 黄德宽;徽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毛学农;徽学资料挖掘仅冰山一角[N];江淮时报;2005年

6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 朱万曙;“徽学”:一门新崛起的学科[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陆勤毅;努力繁荣徽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吴楠 实习记者 黄佩映;徽学研究超越地域限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鲍义来;徽学研究进入“国家队”[N];安徽日报;2000年

10 瞿林东(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教授);徽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N];安徽日报;2000年



本文编号:731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731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