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语”的发现与“国学”的重建

发布时间:2017-09-29 15:14

  本文关键词:“国语”的发现与“国学”的重建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 国学 民族 国语


【摘要】:"国学"作为一种特定的"知识"形态,其基本构成要素与语言及民族国家具有重要关系。从本质上讲,"国学"所凸显的主要是其"民族特性",而民族特性最为鲜明的显性标志则是语言。"国学"正是以"汉语"重新建构"汉民族文化"的"知识谱系"。章太炎时代的"国学"强调以"小学"(音韵训诂)来复活汉民族早期的原初语言,以作为重构汉民族文化的前提,因而背离了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现实需要。后续的胡适等人倡导以"国语"的"创制"作为"国学"研究的前提,"汉语"才由"原初汉语"开始了向"现代汉语"的过渡,也因此才真正确立了现代"国学"所应有的地位。"国学"之"知识系统"的重建必须从重新清理和确认真正的"现代汉语"着手,只有以"汉语"形态展开的民族思想学术方可视为"国学"。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语言 国学 民族 国语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2221005)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国学”问题的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笔者以为,忽略了“国学”这一概念自身的基本定位也许是造成各方误解的核心原因之一。汉语语境中的“国学”概念出现于晚清民初之际,它虽然与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由“西化”而逆向激发的文化复古思潮有着某种程度的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徐国利,叶挺松;胡适与白话文教育改革[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3 单中惠;勾月;;近代欧洲绅士教育简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单中惠;;君主之鉴派与君主教育理论的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陈江明,方乐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梁启超与胡适[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6 刘湍康;张永清;;《廷臣论》中的贵族理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方春生;徽商的思变与“贾而好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吴先伍;;人的发现与隐没——现代性内在矛盾的历史审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李晓红;;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陈献;;互知假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孟宪平;;荒野及其在西方风景画中呈现方式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娟;;“语言形式”内涵辨析——附论高名凯先生的语言形式思想[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魏向清;;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文化传播及其原则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郭中;;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周春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历史透视[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王锐生;;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莉敏;俄语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学热”说明了什么[J];新闻传播;2007年05期

2 刘卉;;源远流长:从国学热透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J];科技资讯;2008年05期

3 贺昌盛;;“国学”的知识论取向——兼与杨春时先生商榷[J];东南学术;2010年02期

4 王杰;;当前国学热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J];理论视野;2007年01期

5 朱维铮;;“国学”答问[J];书城;2007年09期

6 巫育辛;;从英语语言中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异同[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李斐;;中日两国关于“牛”的文化涵义[J];文教资料;2010年09期

8 王元涛;;国学热,到底热什么[J];上海采风;2010年12期

9 常忠烈;论双语制[J];河北学刊;1990年02期

10 邱瑞贤;;"国学":坚守最后的文化薪火[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文光;;语言·思维与精神——依黑格尔精神概念看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2 徐锦华;;发挥社会音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吴泽琼;;中西沉默行为之跨文化解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楼宇烈;;国学百年启示录[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李穆;;浅谈国学、医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6 ;什么叫国学热——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演(节选)[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7 ;编后[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8 杨文禹;;国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其推广[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9 王庭栋;;抗战文化是民族的心声[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10 胡淑凤;颜波;;浅论中华文化标志城[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有光;两个层次的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冯磊;别让国学变成百年老妖[N];工人日报;2007年

3 刑兆良;国学“虚热”误导了什么[N];镇江日报;2007年

4 杨波;国学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寻根之旅?[N];解放日报;2004年

5 刘毅非;国学热及婚礼,长春新人又拜天地跨火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王杰;国学热亦需冷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敢峰;倡言国学创新[N];人民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汤文学;传承历史,,弘扬“五四”文化精髓[N];哈尔滨日报;2007年

9 王平;“抹口红的女孔子”受欢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记者 姚惠怡;提升“软实力”须振兴国学[N];东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艾菊红;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沈炯哲;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禁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8 梅英;传播学视域下佤族木鼓文化源承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杏珍;[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敏;语言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延军;中国少数民族典籍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刘伟;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述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马洪锐;技术与作为表征的文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6 李力洋;试论西方文化渗透及应对策略[D];吉林大学;2004年

7 洪相熙;韩国的传统色彩[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8 吴圣杨;文明的传播与接纳[D];暨南大学;2006年

9 陈慧;中国壮族与泰国泰族土地神祭祀仪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10 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942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942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