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隐性课程的理论初探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9

  本文来自《中国大学教学》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不同难度阅读理解测试学生元认知策略运用状况的相关研究,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前言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先后对隐性课程进行了近三十年的不断探索,在此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一领域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涉及较少,目前仍处于初探阶段。而隐性体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体育课程而言的,是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体育课程之外按体育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体育教育目标进行设计的校园体育文化要素的统称,即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以间接和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

  二、体育隐性课程的特征

  (一)课程的潜在性由于体育隐性课程是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在课程中呈现出来,笔耕论文,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潜在性。例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学生在体育课当中,被教师潜在、间接的行为举止、环境暗示、学习氛围等非课程计划内的事物所影响,并由此形成一定的体育认知和精神状态,这些隐性课程中的内容往往都具有强烈的潜在性。

  (二)课程范围的宽广性大致来说,体育隐性课程涉及范围是体育教学中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所有内容。其内容所涉足的范围包括了学校教育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教师与学生、场地与器材、地域与人文、心理与生理等,其涵盖和跨越了心理、社会、教育学等多个基础学科,因此,对于隐性课程研究而言,需要在周全考虑的同时抓住关键和重点,把握好主次矛盾的关系。

  (三)体育隐性课程的多元化体育隐性课程多元化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是其载体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而隐性课程的内容和精髓正是通过这些载体传导至学生,使得学生从侧面来接受这些隐含信息。而从呈现形式来看,这些载体又分为显形和隐形两类,显形载体顾名思义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传递载体,如体育教学设施、场地、动作、仪表姿态、课堂纪律和制度规范等,而隐形载体则有课堂气氛、精神感召、心理状态、集体意识、思想观念等。当然,除了载体的多样性,同时体育隐性课程还具备教育实施途径的多维亿和教育过程的多端化。

  (四)课程学习的愉悦性不少研究表明:体育隐形课程对于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较为深刻,且易形成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能够在既放松、又积极的状态下主动的学习运动技能和锻炼体能。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间接和隐含的,而且是不带任何强迫性质的进行施加。通过无形的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一种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而这一习得过程是在学生自愿和愉悦的状态下进行的。

  (五)课程影响的深远性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学影响往往比较隐蔽和间接,但绝非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少于显性课程,其效果通常与显性课程一样深远。对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行为举止、学习积极性和生活习惯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其影响力要强于显性课程。正是由于隐性课程是通过间接的、非强制性的、内隐的方式来传导信息给学生,并且促使教学氛围十分轻松、愉悦,在这种环境下,通过自主、非强制性的方式,往往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接纳所授知识、技能和精神文化,甚至从侧面为形成较为稳定的性格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隐性课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一)转变旧有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大教育观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技术学习和专项练习为主的课程内容安排,在课程教学当中较少施加隐性课程的内容,或者对其有较大的关注。因此,往往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忽略隐性教学的因素。而隐性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充分、整体的发挥课程的施教作用,需将隐性课程纳入日常课程体系当中,并且将其课程地位提升至足够的高度,使其能够与显性课程进行完美的融合。只有将这两种课程进行整合,树立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全新教育观念,才能调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影响因素使得体育课程迈向合理化、科学化、多维化和立体化。

  (二)促进体育隐性课程的物质文化基础的完善教学器材、设施、场地等物质基础作为体育隐性课程实施的实际载体和体育课程赖以实施的教学基本条件需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完善。只有保障了这些基本条件的存在才能确保体育课程的顺利实施。

  而这一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是体育隐性课程创新的切入点。通过因地制宜的利用这些教学器材和相应设施来结合自身教学目的进行创新和开发,转换成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这是体育隐性课程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充分的利用这些已有的设备,才能不断开发出新颖、有趣的课程资源,以满足体育隐性课程实现的需要。

  (三)设置完备、合理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有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运动参与度的重要响因素,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完备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是促进课程发展的重要手段,各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设置具体评价指标的时候,需充分、全面的考虑各隐性因素对于学生的干预作用,在日常评价体系中将隐性课程因素等纳入进来,实现对师生施教和学习的全面监控。与此同时,在成绩评定上可以分为教师主导型考核及学生自主性考核,具体呈现形式有将教师的言行举止、情绪感召、积极调动、道具使用、情景设计、教学态度等等。而学生考核方面可以纳入如体育参与度、团结协作、集体意识、体育意识、仪容仪表等纳入日常学生考核体系之中。

  四、结束语当然,隐性课程这一最近在高职体育课程中逐渐新兴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并不全是积极的。它也是一个矛盾体,有优有劣,对于课程教学和学习也会有消极作用。如同学间的慵懒气息会传播给其他同学,教师言语的不当也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运动参与情绪,因此,教师需在备课之前,甚至是学期开始之前即对整个学期的课程进行隐性课程实施内容进行详细制定,在内容安排和课程设计实施上需强化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最大可能的消减不良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日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对隐性课程具体实施内容和机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总结,形成一系列的课程实施机制、课程规范和教学工作守则等精细化管理条例。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3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