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现代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

发布时间:2020-11-16 06:20
   近十年来,我国对教师人格的有关研究日趋丰富。这些研究成果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方面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研究更多地偏向于理论层次,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式多采用了调查问卷,其他方法如测量法、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的数量很少。从中可以看出,问卷调查使用频繁,质化研究相对较少。在研究对象上,对教师人格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对农村教师人格研究的仅有一篇,而高校教师及幼儿教师的研究也较少。多数研究内容涉及到:“优秀教师”或“理想教师”人格研究;教师人格对教学及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关于教师人格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教师人格问题的研究;教师人格塑造研究等。但是,总体分析,我国对现代教师完美人格的研究较少,本文拟从塑造完美人格这个理想的愿望出发,探讨在现实的条件下,伴随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社会转型期、学习型社会对教师人格发展提出怎样新的要求。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意义。这部分主要从近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的有关文献中,提出教师完美人格探究的背景、现实意义、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分别就人格、教师人格、教师完美人格的内涵、结构及作用予以阐述,教师完美人格的特征包括良好的性格特征、较高的协调能力、较好的自我调适能力、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学习善于反思的能力。 第三部分首先阐明教师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阐述教师人格在现实的条件下,存在着的人格缺陷表现为:对社会的不适应性、人生态度的易变性、保守封闭的价值倾向性、思想与行为的不和谐性、心理异常行为。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部分分析说明影响教师完美人格形成的因素。内部因素是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教师自身忽视人格修养,导致了部分教师的人格缺失。外部因素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教师经济收入偏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阻碍着教师完美人格的形成。 第五部分论述现代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问题。从教师完美人格塑造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两方面加以论述,阐述教师完美人格塑造的意义。针对教师人格缺失现象,谈谈心理调适问题。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451.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1. 时代呼唤教师具有完美人格
        2.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人格完美
        3. 人格完美是教师角色的基本要求
        4. 压力和挑战需要教师具有完美人格
    (三) 当前的研究状况
        1. 国内状况
        2. 国外状况
二、教师完美人格的内涵、结构及作用
    (一) 教师完美人格的内涵
        1. 人格
        2. 教师人格
        3. 教师完美人格
    (二) 教师完美人格的结构
        1. 良好的性格特征
        2. 较强的协调能力
        3. 较高的自我调适能力
        4. 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不断学习、善于反思的能力
    (三) 教师完美人格的作用
        1. 对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作用
        2. 对协调教育关系的调节作用
        3. 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辐射作用
        4. 对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完美人格的形成
    (一) 教师人格的形成过程
        1. 吸收优秀的人格思想
        2.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教师人格缺陷的表现
        1. 对社会的不适应性
        2. 人生态度的易变性
        3. 保守封闭的价值倾向性
        4. 思想与行为的不和谐性
        5. 心理行为异常
四、影响教师完美人格形成的因素
    (一) 内部因素
        1. 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
        2. 忽视自身的人格修养
    (二) 外部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2. 教师经济收入偏低
        3.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五、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
    (一) 塑造的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2. 整体性原则
        3. 协调性原则
        4. 统一性原则
        5. 示范性原则
    (二) 塑造的具体措施
        1. 适宜的外部环境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基本前提
        2. 教师自身主体性的形成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根本保证
        3. 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主导因素
        4. 注重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调适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娜;中学化学教师人格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5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885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