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8 21:01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1年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

赵香芬  

【摘要】:关于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说它历久,是因为有了历史教育,就开始了对历史教师专业素养问题的研究;说它弥新,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对它提出了新的、有别于前一时期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历史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养?以及怎样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本论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来探讨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分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基本理念、基本特点以及对历史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阐述专业、教师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概念及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历史教师从事历史学科教学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即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史艺五方面的素养。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中提出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第一,师德素养;第二,基本理论素养;第三,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第四,史学研究能力;第五,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创设丰富的历史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合理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第六,教学反思能力;第七,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能力,包括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社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博物馆、档案馆和历史遗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八,现代化的历史教育理念,包括历史教育的人文理念、感悟理念、创新理念和开放理念;第五部分是从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从事史学研究、进行教学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四个方面对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内在支撑展开论述;第六部分提出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外在制度保障:即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教师培训范式的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通过对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制度保障两方面的论述,从而为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建构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最后是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33.5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1
  • 1 绪论11-14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1
  • 1.1.1 问题的提出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2-14
  • 2 关于历史新课程标准14-19
  • 2.1 颁布背景14-15
  • 2.2 基本理念15-16
  • 2.3 基本特点16-17
  • 2.3.1 课程目标16
  • 2.3.2 课程结构16
  • 2.3.3 课程内容16
  • 2.3.4 课程教学16-17
  • 2.3.5 课程评价17
  • 2.3.6 课程资源17
  • 2.4 对历史教师的要求17-19
  • 3 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19-22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19-20
  • 3.1.1 “专业”的界定19
  • 3.1.2 “素养”及“教师素养”的界定19-20
  • 3.1.3 “教师专业素养”的界定20
  • 3.2 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20-22
  • 4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22-32
  • 4.1 师德素养22-23
  • 4.1.1 热爱历史教育事业22
  • 4.1.2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2-23
  • 4.1.3 尊重学生,诲人不倦23
  • 4.2 基本理论素养23-24
  • 4.3 专业知识素养24-25
  • 4.4 史学研究能力25-26
  • 4.5 教育教学能力26-28
  • 4.5.1 创设丰富的历史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26-27
  • 4.5.2 合理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27
  • 4.5.3 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27-28
  • 4.5.4 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28
  • 4.6 教育反思能力28-29
  • 4.7 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29-30
  • 4.7.1 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9
  • 4.7.2 社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9-30
  • 4.7.3 博物馆、档案馆和历史遗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0
  • 4.7.4 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0
  • 4.8 现代的历史教育理念30-32
  • 4.8.1 历史教育的人文理念30-31
  • 4.8.2 历史教育的感悟理念31
  • 4.8.3 历史教育的创新理念31
  • 4.8.4 历史教育的开放理念31-32
  • 5 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内在支撑32-42
  • 5.1 开展教学研究32-34
  • 5.1.1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方法32
  • 5.1.2 研究者: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32-34
  • 5.2 从事史学研究34-36
  • 5.2.1 历史教师要加强史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34-35
  • 5.2.2 历史教师史学研究选题的确定35-36
  • 5.3 进行教学反思36-38
  • 5.3.1 历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36-37
  • 5.3.2 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37-38
  • 5.4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38-42
  • 5.4.1 向书本学习39-40
  • 5.4.2 在实践中学习40
  • 5.4.3 在合作中学习40-42
  • 6 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制度保障42-51
  • 6.1 教师继续教育机制的完善42-44
  • 6.1.1 完善继续教育立法42-43
  • 6.1.2 重视继续教育师资的培养43
  • 6.1.3 优化继续教育课程设置43-44
  • 6.2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44-46
  • 6.2.1 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44-45
  • 6.2.2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45-46
  • 6.2.3 建立以发展为本的教师评价制度46
  • 6.3 教师培训范式的更新46-48
  • 6.3.1 重视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47
  • 6.3.2 重视教师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相互结合47-48
  • 6.3.3 重视多种教师培训形式相结合48
  • 6.3.4 教师角色的转变48
  • 6.4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48-51
  • 6.4.1 建立更加公平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49
  • 6.4.2 建立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49-50
  • 6.4.3 建立教师社会保障管理机构50-51
  • 7 结论与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5-56
  • 致谢5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琦;挑战与机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钟启泉;刘徽;;我国教师形象重建的课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张艳辉;;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年04期

    5 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对反思发展教师专业功能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6 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兼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育科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7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8 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11期

    9 柳海民;教师职业专业化与高师教育学科课程结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8期

    10 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亚夫;[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琳;我国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蔡重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研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曹军;李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翟莉;;论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对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阮越;韦立君;;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涯教育之内涵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白冬;;初中历史学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4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5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婷;江苏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国忠;体验·反思·思辨——关于美学方法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斯坦托姆,汪琛;怎样成为优秀教师[J];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01期

    3 郭朝红;高师课程设置:前人研究了什么[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刘新玲;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洪明;西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转向——行动研究探略[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6 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7 邱炳武,,申继亮;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06期

    8 东缨;红亮的心魂[J];教育艺术;1994年02期

    9 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8期

    10 ;辽宁省功勋教师的教育观研究[J];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明;;序[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3年03期

    2 林红专;;历史教师:引领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合作者[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12期

    3 李志辉;;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3期

    4 周明;;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三种意识[J];历史教学;2006年04期

    5 秦素灵;;新课程改革 历史教师怎么办[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8期

    6 李稚勇;周仕德;;美国历史教师标准论析——基于伊利诺伊州教师标准之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3期

    7 周彩香;;历史教师怎样具备课堂反馈能力[J];教育革新;2004年02期

    8 青峰;;“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的非议[J];黄金时代;2010年07期

    9 蔡志中;;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3期

    10 隋清钧;鼓励与期望[J];历史教学;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桂凤;;浅谈“史艺”[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周春;;计算机网络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晓清;;道德教育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再度引起重视的问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郑慧日;陈雅;;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5 徐希竹;;历史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卢春红;;“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环节分析——以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为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7 李奥烈;杨永慧;;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陈月霞;;激活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9 谢雨洋;;浅谈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克强;;更新课程理念 转变教学方式——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中;[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范兰楠;[N];学知报;2010年

    3 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吴昌飞;[N];学知报;2010年

    4 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学校 张爱云;[N];学知报;2011年

    5 焦作一中 周聪;[N];焦作日报;2010年

    6 陈光岳 丁杰;[N];湖南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李易霖;[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王亚娟(上海市中原实验学校);[N];文汇报;2003年

    9 化二建中学 洛晓萍;[N];山西科技报;2005年

    10 河北香河一中 隋玉珊;[N];廊坊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忠明;中学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香芬;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传红;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再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爱华;高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育林;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于超;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青年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修雯;论新课程条件下历史教师角色转换[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玉玲;论高中课程标准理念下历史教师的自我调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意;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的校本研修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宇红;试论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艳伟;历史对话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4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