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2008年

发布时间:2016-10-27 17:58

  本文关键词:论科学课程教师教学技能与素养的建构与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2008年

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研究

郑思晨  沈人骅  

【摘要】:正一、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思想与原则(一)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思想青少年是否具有"科学问题"意识,如何激发青少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育青少年创新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以"科学问题"为载体是中福会少年宫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重要渠道。心理学界把"问题"分为呈现型、发现型和

【作者单位】:中福会少年宫
【分类号】:G632.0
【正文快照】:

一、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思想与原则(一)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思想青少年是否具有“科学问题”意识,如何激发青少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育青少年创新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以“科学问题”为载体是中福会少年宫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抓手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元婕;"科学素养"之概念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何善亮;;美国科学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袁维新;;科学史教育的哲学透视[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维;困惑与抉择:由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引发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5 郭元婕;;科学文化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胡军;创造力研究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4期

7 张劼;贝尔纳科学主义的科学教育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1期

8 胡洁茹;论多元文化教育在实现教育平等中的作用[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仲小敏;论科学课程教师教学技能与素养的建构与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马勇军;吴俊明;;科学教育概念辨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晏群;王文静;肖旺群;;从毕业设计论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及其战略影响[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开剑;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慧娴;化学学习中的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鸣春;关于中学化学教师理解和参与课程改革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肖愿坚;培养具有科学探究理念教师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红柳;我国科学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庭杰;高中物理开展研究性学习渗透STS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玲玲;对美国《现代化学》教材的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韩宝娟;中学化学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姚文清;高中生解决物理设计性实验问题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旭君;利用社会科技教育资源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慧英;高中物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丽敏;;学问本是同根生,一边学来一边问——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5期

2 任胜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年S1期

3 夏从亚;刘国红;;论科学问题的发现与提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任宁;;对于素质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5 王学玲;;网络环境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4期

6 李培凤;;科学教学中问题设置艺术及举隅[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6期

7 王健;;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方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年03期

8 唐晓春;;四项意识 综合全程——从一道数学例题谈创新思维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0年08期

9 张艳平;;让创新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绽放异彩[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10 杨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问题探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岺;欧阳津;刘正平;范楼珍;;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与创新思维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苏育专;颜佳伟;毛秉伟;;Au(100)/离子液体界面双电层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建;王锐;苏党生;;纳米碳材料表面化学与非金属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任洁;朱华结;;计算化学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曹化强;;低维及复杂纳米结构功能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勇振中;杨晓杰;刘向阳;邸江涛;徐耿;李清文;;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纺丝机理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陈晓东;;过程工程与应用化学进展——同步发展解决大规模化工业问题[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刘扬;杜立波;贾宏瑛;聂舟;韩璐;田秋;;纳米生物工程的前沿科学问题:金纳米载体的增效分子机制与生物安全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陈登平;贺红亮;黎明发;经福谦;;冲击压缩下非均质脆性固体的弛豫破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10 余嘉元;;神经网络在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研究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山县镇南中学 谭晓航;[N];咸宁日报;2009年

2 安康中学初中部 王龙强;[N];安康日报;2009年

3 任霄鹏;[N];科学时报;2008年

4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 戴立信;[N];文汇报;2008年

5 余建斌;[N];人民日报;2008年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建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白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杨保国;[N];科学时报;2008年

9 记者 张胜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10 丁裕国;[N];中国气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梅;科学哲学视域下反映真实科学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环玲;高坝泄洪雾雨作用下饱和非饱和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柯珊;塔什库尔干新生代碱性杂岩带的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马福昌;数字水文信息采集与自动化报送理论及新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5 徐艳;中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黄海军;高压下铁的熔化曲线及外地核候选组分的约束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7 于兴军;紫茎泽兰入侵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宁;广西板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硅质岩系放射虫演化及其对全球事件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9 周爱国;中国西北干旱区额济纳盆地地质生态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10 洪慧;燃料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的热力循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军;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洋;微流控版图设计软件开发[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铁;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袁培;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赵静;创新思维视角下中学生诗歌意象学习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永久;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中的角色定位[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郑红鹰;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09年

8 宋晓娟;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姚青山;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云;微格教学在师范生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科学课程教师教学技能与素养的建构与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5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