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07:21
  人际交往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并通过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家庭、社会、学校、自我等原因,人际交往成为很多高中生的困惑和难题。同时,人际交往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发凸显,一旦出现人际困扰,常会引起其心理失衡,导致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和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第二部分验证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通过针对性团体辅导来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一选取了河北省某市的550名高中生作为被试,有效被试528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二采用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对比试验设计。通过研究一的结果,筛选出一部分人进行访谈,最终确定30人为实验组、30人为安慰剂组,另外确定30人为对照组,作为本研究的被试。对实验组施加八次针对人际交往能力的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安慰剂组施加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健康概述
        1.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1.2 心理健康的测量
        1.1.3 高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1.4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2 人际交往能力概述
        1.2.1 人际交往能力的定义
        1.2.2 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
        1.2.3 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理论
        1.2.4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1.2.5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1.3 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述
        1.4.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1.4.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
        1.4.3 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1.4.4 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研究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调查及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过程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状况
        3.3.2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状况
        3.3.3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3.4 分析与讨论
        3.4.1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人口学差异
        3.4.2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3.4.3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口学差异
        3.4.4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情况
        3.4.5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4 研究二: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设计
        4.2.4 数据处理
    4.3 研究过程
        4.3.1 准备阶段
        4.3.2 干预阶段
        4.3.3 评估
    4.4 实验组干预对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个案分析
        4.4.1 被试T的情况
        4.4.2 被试Q的情况
    4.5 研究结果
        4.5.1 干预前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4.5.2 干预后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4.6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意义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4022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永军,冯丹,佘兮,陈萍,张庆玲.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8(05)
[2]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田聚群.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01)
[3]团体沙盘游戏与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J]. 崔元慧,侯海荣.  现代教育科学. 2017(05)
[4]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论解析[J]. 江琴.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5]通过共情训练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J]. 陈珝,傅宏,张晓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6]运用萨提亚模式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J]. 李业平,刘涛.  安徽医学. 2011(11)
[7]大学生心理和谐量表的编制[J]. 吴九君,郑日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8]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J]. 王英春,邹泓.  心理科学. 2009(05)
[9]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 程科,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09(03)
[10]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J]. 李晓丰.  吉林教育. 2007(03)

博士论文
[1]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 程科.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一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D]. 杨爱.河北大学 2017
[2]高中生感恩、亲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戴贤伟.信阳师范学院 2017
[3]中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何思奇.西华师范大学 2017
[4]NLP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D]. 黄莹莹.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高中生感恩现状及团体心理辅导研究[D]. 李智勇.湖南师范大学 2016
[6]高中生学业幸福感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研究[D]. 叶彩兰.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7]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姜萌.河北大学 2016
[8]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中生自信心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D]. 雷晓元.湖南科技大学 2016
[9]高中生乐观人格、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D]. 王宏.东北师范大学 2016
[10]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关系研究[D]. 张伟.信阳师范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627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27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3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