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不同测量方式对学前儿童图画书故事理解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05 16:18
  目的:对比不同测量方式对儿童图画书故事理解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结合非言语和言语两种测量方式,选取120名4-6岁儿童为被试,以两本改编后的图画书为实验材料,从故事内容和主人公情绪理解两种视角综合探究学前儿童图画书故事理解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①在故事内容理解上,非言语测量方式的成绩好于言语测量方式的成绩,同时4-6岁儿童的故事内容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②在情绪理解上,4-6岁儿童对主人公的情绪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强,同时更难以理解消极故事中主人公的消极情绪;③两种测量方式下的故事内容理解能力与主人公情绪理解能力均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对于4-6岁儿童来说,言语和非言语的测量方式均是探究故事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单一的测量方式不能全面展现他们故事内容理解能力的真实水平。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方法
    1.1 被试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设计
    1.4 实验程序
2 结果
    2.1 学前儿童基于图画书的非言语测量故事内容理解发展
    2.2 学前儿童基于图画书的言语测量故事内容理解发展
    2.3 非言语测量和言语测量之间的差异
    2.4 学前儿童对图画书中主人公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3 讨论
    3.1 学前儿童对图画书的故事内容理解的发展趋势
    3.2 不同测量方式对学前儿童故事内容理解能力的影响
    3.3 学前儿童对图画书中主人公情绪的理解能力的发展趋势
    3.4 情绪类型对学前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读写环境对儿童词汇发展的影响——母亲语言支架的中介效应[J]. 王娟,沈秋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2]运用情绪主题绘本开展幼儿情绪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J]. 刘云艳,刘婷,周涛.  学前教育研究. 2011(08)
[3]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研究[J]. 李林慧,周兢,刘宝根,高晓妹.  中国特殊教育. 2011(02)
[4]3~5岁幼儿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J]. 张金荣,杜春霞,杨丽珠.  幼儿教育. 2010(27)
[5]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及其与幼儿社会技能关系的研究[J]. 李燕,贺婷婷,俞凯,刘佩丽.  心理科学. 2010(02)
[6]语音意识与儿童阅读能力获得和发展的关系[J]. 卫垌圻,毕鸿燕,翁旭初.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4)
[7]儿童对混合情绪理解的发展[J]. 董光恒,杨丽珠.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幼儿对不同情境中的情绪认知及其归因[J]. 刘国雄,方富熹,赵佳.  心理学报. 2006(02)
[9]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 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02)

硕士论文
[1]儿童图画书设计研究[D]. 赵雪梅.北京林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86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86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