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社交网络中线上积极反馈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2-10-09 11:28
  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影响的逐渐增强,网络间的人际沟通已成为人际间交往的重要角色之一,社交网络中线上的积极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间线下的人际交往。有研究表明网络间人际交往与线下人际交往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交用户的主要使用群体,其线下人际关系及归属感会受到线上网络社交的影响,对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与归属感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社会支持理论,本研究探讨线上积极反馈作为社交网站使用中所接受到的网络社会支持能否正向预测个体的归属感,并将人际信任纳入线上积极反馈与归属感的研究中,试图验证人际信任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假设人际信任在线上积极反馈对归属感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的发放形式,使用《线上积极反馈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归属感量表》对500名大学生的线上积极反馈、人际信任、归属感进行测量,并探讨人际信任在线上积极反馈与归属感间的调节作用,其中人际信任量分为《生活事件信任量表》和《社会事件信任量表》两个分量表。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线上积极反馈、生活事件信任、社会事件信任均不存在显著性别、专业、生...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线上积极反馈的研究综述
        1.1.1 线上积极反馈的概念
        1.1.2 线上积极反馈的相关理论
        1.1.3 线上积极反馈的相关研究
    1.2 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
        1.2.1 人际信任的概念
        1.2.2 人际信任的相关理论
        1.2.3 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1.3 归属感的研究综述
        1.3.1 归属感的概念
        1.3.2 归属感的相关理论
        1.3.3 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1.4 线上积极反馈、人际信任、归属感之间的研究
        1.4.1 线上积极反馈与人际信任的研究
        1.4.2 线上积极反馈与归属感的研究
        1.4.3 人际信任与归属感的研究
    1.5 问题提出
        1.5.1 过去研究存在的不足
        1.5.2 提出问题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
    2.5 统计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线上积极反馈、人际信任、归属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1.1 线上积极反馈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1.2 人际信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1.3 归属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2 线上积极反馈、人际信任、归属感之间的关系
    3.3 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分析
        3.3.1 生活事件信任在线上积极反馈与归属感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3.3.2 社会事件信任在线上积极反馈与归属感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线上积极反馈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讨论
    4.2 人际信任与人口学变量差异的讨论
    4.3 归属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讨论
    4.4 线上积极反馈、人际信任、归属感的相关讨论
    4.5 人际信任在线上积极反馈对归属感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第5章 研究总结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与不足
        5.2.1 研究创新
        5.2.2 研究不足
    5.3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非适应性社交网站使用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J]. 李萌欣,董志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1)
[2]受艾影响儿童教师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J]. 赵申苒,郭腾飞,王明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1)
[3]小学生家庭亲密度与学校归属感:心理素质和自我概念的链式中介作用[J]. 赵占锋,张大均,刘广增,李冰冰,潘彦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6)
[4]自拍照编辑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积极反馈与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孟男,王玉慧,雷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6)
[5]大学生对社会的感激与人际信任: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陆佳希.  文教资料. 2017(16)
[6]群体边界渗透性和群体地位合理性与归属感:歧视感知的中介[J]. 周静,丁琳依,崔丽娟.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04)
[7]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成人依恋和人际困扰间的中介作用[J]. 许学华,麻丽丽,李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11)
[8]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依恋焦虑的调节效应[J]. 李彩娜,孙颖,拓瑞,刘佳.  心理学报. 2016(08)
[9]学校归属感在学校氛围和留守儿童学业成绩间的中介作用[J]. 魏昶,喻承甫,赵存会,王贞元,刘阳,王菊.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7)
[10]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刘勤为,徐庆春,刘华山,刘勤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4)

硕士论文
[1]社交网站使用与线上粘结性社会资本的关系:线上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D]. 陈佳.山东师范大学 2018
[2]大学生线上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网络自我表露的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D]. 匡乃涛.吉林大学 2018
[3]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对学校归属感影响研究[D]. 宋树坤.南昌大学 2017
[4]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鹏达.宁波大学 2017
[5]微信使用强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线上社会支持、社会比较倾向的中介和调节作用[D]. 肖茜.四川师范大学 2017
[6]初中学业不良学生人际交往、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D]. 夏海燕.四川师范大学 2017
[7]社交网站使用动机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积极预测作用:多重中介模型[D]. 王冬雪.辽宁师范大学 2017
[8]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 李格格.华东师范大学 2017
[9]大学生社交焦虑在人际信任影响手机成瘾中的中介作用[D]. 贺莎.陕西师范大学 2016
[10]网络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线上粘结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D]. 葛红宁.华中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88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88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0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