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比较利益人”:实践教育学的人性假设

发布时间:2022-10-15 19:23
  教育学研究在当前面临着强烈的实践价值危机,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实践转向是解决这个危机的根本途径。基于历史使命,实践教育学必须建立在一种尊重人性现实、针对个体行为取向、包容个体多样性以及统摄行为情境性的人性假设之上。源于功利主义哲学的"比较利益人"假设满足了这一要求。"比较利益人"是一种在比较和权衡中追求利益满足的人性形象。"比较利益人"假设作为一种直面人性现实的人性假设,为实践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路,即实践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利益分析;实践教育学采用复杂性逻辑范式;实践教育学研究的途径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放互动;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姿态是"建议者"。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实践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定位
    第一, 实践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应该是一种尊重人性现实的人性假设。
    第二, 实践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应该是一种针对个体行为取向的人性假设。
    第三, 实践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应该是一种包容个体多样性的人性假设。
    第四, 实践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应该是一种统摄行为情境性的人性假设。
二、实践教育学的“比较利益人”假设
三、“比较利益人”假设与实践教育学的研究范式
    第一, 关于实践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第二, 关于实践教育学的逻辑范式。
    第三, 关于实践教育学的研究路径。
    第四, 关于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姿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J]. 康永久.  教育研究. 2008(06)
[2]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J]. 李政涛.  教育科学研究. 2008(04)
[3]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J]. 宁虹,胡萨.  教育研究. 2006(05)
[4]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石中英.  教育研究. 2006(01)
[5]比较利益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种人性假设——兼评“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J]. 陈庆云,曾军荣,鄞益奋.  中国行政管理. 2005(06)
[6]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J]. 郑金洲.  教育研究. 2004(01)



本文编号:3691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91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2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