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隐”

发布时间:2022-10-19 16:43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隐"的认识,有方法论、资源论、课程论和存在形态论四种取向。研究者普遍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借助外力的遮掩,其"隐"之关键在于隐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但是追溯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自然而然的社会现实,其"隐"之特性表现为一种自然性。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目的之“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之传统定位
二、自然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之本义溯源
三、隐什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之特性再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方菲,张丽,刘晓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倪先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3]高度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建设[J]. 傅安洲,阮一帆,王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07)
[4]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构想[J]. 佘双好.  当代教育论坛. 2003(12)
[5]社会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构建[J]. 金林南,施宪.  求实. 2002(11)



本文编号:3693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93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