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教育的实践意蕴

发布时间:2017-06-13 11:10

  本文关键词: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教育的实践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时代又回到了实践年代,实践的涵义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的核心是善的活动,是人对人的活动,人对自己的活动,实践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岁月,实践又发展了新的涵义:人对社会的活动,人对自然的活动。没有伦理学教育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实践必须是善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人的改造是直接的,教育对社会的改造、教育对自然的改造都是间接的。在社会发生分化的这个年代,教育的许多功能已经被社会新领域分担,强调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人,是对本真教育的恢复。教育应该集中于人,不能对教育赋予过分的功能。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实践 活动 教育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实践:伦理学意义禅宗里面有一个很生动的故事,很能够说明“实践”的意思:唐朝有一个得道高僧,在浙江西湖旁边的山里修行。他住在一棵大松树上,树上有鹊构巢上面,几十年他和鸟儿相安不犯,时人称他为“鸟窠禅师”。白居易来杭州为刺史,听到鸟窠禅师的掌故,他对佛法亦有所知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3 廖申白;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廖申白;;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两个世纪的主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叶东惠;;回归、提升、创新——从伦理层面构建“和谐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孙玲;唐爱民;;当前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7 李兰芬;倪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公正[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8 廖申白;;对伦理学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概述(上)[J];道德与文明;2007年01期

9 曹霞;;追寻美德——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归与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10 王申;法官的审判理念与实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忠毛;现代性视阈中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杨;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霁;诚信与中国患医关系的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5 李革新;舍勒的人格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王新营;本心与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士清;论终极关怀[D];吉林大学;2005年

9 吴欲波;自由的守望[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罗秋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人类学批判[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试论高卢地区的罗马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段迎晖;论经济学的人本精神[D];湘潭大学;2004年

4 刘曙辉;建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D];东南大学;2004年

5 唐益;洛克视野中的自然权利论[D];北京大学;2005年

6 钱海燕;以美储善——论当代视野下的美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石霏;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日常道德与商业道德[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柳清华;虚无与信仰[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恩火;论公平与效率关系及公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朝祥;;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J];华章;2011年13期

2 陈威;;隐喻之于教育[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3 韩向前;;同学为什么给班长送礼?——谈谈成人的榜样效应[J];大众心理学;2006年08期

4 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7期

5 于建飞;;论西方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永恒主义教育思想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王前;朱勤;;“道”与“实践智慧”:技术发展模式的比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燕国材;;略论潜能的基本性质[J];中学教育;2002年06期

8 孟艳秋;;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教育差异[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9 刘永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视野下当代教育的批判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10 艾伦;兴乔;;重视思想实验研究 促进创新人才培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文闵;;托马斯·阿奎那教育理论辩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比较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及其在当代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建翔;;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周一农;;教师职业口语的得体性原则与学生腔[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肖朗;;近代西方教育导入中国之探源——艾儒略与明末西方教育的导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常凤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周永生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生 胡亚多;学生的快乐是一种学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顾雪林;与世界教育大师零距离交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滕家庆;教育公平从课堂做起[N];中国教师报;2007年

4 ;学习科学史的意义[N];文汇报;2003年

5 李茂;德雷珀:当教师成为作家[N];中国教师报;2007年

6 刘英团;学生的分数与幸福指数该如何博弈[N];大众科技报;2010年

7 姚本先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李如密 侯会美;绿色课堂创建策略[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情商”十年[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牟纲;审美教育与审美体验[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北京大学;2008年

2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希武;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熊和平;课程与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小勇;维柯教育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正林;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教劳结合理[D];苏州大学;2007年

2 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D];河南大学;2006年

3 路平;纽曼自由教育思想之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4 孙伟;论和谐教育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应竹;古代希腊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臻;柏拉图的教育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曹凤燕;论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的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秀春;哲学诠释学视域下教育观的重新审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冯莉芳;闲暇生活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华风霞;闲暇教育理念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教育的实践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46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3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