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指向

发布时间:2017-06-20 01:08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指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德育目标的指向,是指在众多的德育目标、德育要求里,有目的的选取其中的某一方面作为德育的核心方向。通过德育目标指向的研究,更能发挥德育目标的导向功能,用德育的核心目标引导其他目标。用这样一个远近分明序列清晰的目标体系,通过有效的德育措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加以系统的强有力的影响,才能使学生的品格发展方向与社会要求趋向一致。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每个学生在学校教育的这几个不同阶段,其道德认知的水平,包括逻辑认知、社会认知以及社会道德观点都会随着学段的提高而提升。根据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发现的“印刻现象”而发展成为的“教育关键期”理论研究表明,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其成熟程度最适宜于学习某种行为。在这个关键期内,一个人正常的发展一旦受阻,将会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障碍,这种障碍有时是很难甚至不可弥补的。这个理论对于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无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结合科尔伯格等人的道德发展理论以及劳伦兹的教育关键期理论,认为应该按照从低到高的层次性,把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按照不同学段进行不同的定位,建立具体化、个性化、可操作的学段德育模式。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指向品行教育,通过教育,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中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指向公民教育,以此为核心,实现由一般的社会人向政治人的转化:大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指向博雅教育,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实现向自由人的超越。
【关键词】:学校德育 目标指向 品行教育 公民教育 博雅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一、导论6-14
  • 1、问题的提出6-8
  • 2、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8-9
  • 3、德育概念诠释9-12
  • 4、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12
  • 5、本文的研究意义12-14
  • 二、德育目标指向的相关分析14-19
  • 1、道德发展的水平和阶段14-15
  • 2、道德发展阶段的特征15-16
  • 3、“印刻现象”及教育关键期理论的介绍16-17
  • 4、学段与德育目标指向的关系17-19
  • 三、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19-24
  • 1、德育目标“非人格化”19-20
  • 2、德育目标高度政治化20-21
  • 3、德育目标过于抽象化21-23
  • 4、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化23-24
  • 四、小学德育目标指向:品行教育24-30
  • 1、品行教育的含义24-25
  • 2、小学生身心特点与品行教育25-26
  • 3、品行教育的基本架构26
  • 4、品行教育的具体路径26-30
  • 五、中学德育目标指向:公民教育30-39
  • 1、公民教育30-32
  • 2、中学生身心特点与公民教育32-33
  • 3、公民教育的基本架构33-35
  • 4、公民教育的具体路径35-39
  • 六、大学德育目标指向:博雅教育39-48
  • 1、博雅教育的含义39-41
  • 2、大学生身心特点与博雅教育41-44
  • 3、博雅教育的基本架构44-45
  • 4、博雅教育的具体路径45-48
  • 七、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义遒;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3 陈桂生;“德育目标”引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4 刘惊铎;;生态体验式道德学习引论[J];中国德育;2006年02期

5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年04期

6 杨叔子;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纪念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7 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学校德育建设》序[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8 胡斌武;;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演变与走向[J];教育导刊;2005年12期

9 刘智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论新体制下高等教育供给模式的选择[J];教育科学;1994年04期

10 王颖;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指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64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