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打造深度思考的数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5-03-23 11:53

□江苏徐州新沂市新安小学  相 辉

 
     思考,是人类智慧的源流,是通向有目的学习的最佳道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提出:思考是一种依循个人的内在语言来进行,并通过学生的经验活动而发展的活动。我国对思考的定义是从思维学角度作出解释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表述:“思考是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对此解释:“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质就是一个思考过程。”
     数学思考是指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其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开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力求每节课都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但正如著名教育家肖川先生所指出的:如今的课堂“想一想”多了,而真正独立、深刻、富有创造的“思考”正一步步离我们远去。如何加强对学生数学思考的有效培养和训练,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值得教育者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课堂由浅性开问变为深度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变浅性开问为深度设疑。这样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欲望,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以下是笔者在两次执教《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时创设的两次不同问题情境。
     练习课1:出示旋转木马,师提问:旋转木马一次可以坐6人,3次可以坐多少人?生列出算式,笔者再据此从算式中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揭示课题。
     练习课2:小明双休日做完作业后,约了6个小伙伴到家里玩。小明的妈妈拿出一袋巧克力,告诉小明:这里一共有38颗巧克力,你去分给你的6个小伙伴,可以全部分完,也可以剩下一些(教师边讲边出示图及数字)。你们猜猜看,小明会怎么分?
     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了答案:每人分1个,分掉6个;每人分2个,分掉12个;每人分3个,分掉18个……每人分6个,还剩2个。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
     从课堂效果来看,练习课1的学生对设置的情境兴趣不大,而练习课2的学生则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同一内容,不同效果。对比以上两个案例,能够看出,对于练习课1而言,这个情境的创设只是引入新课的一个楔子,只要学生简短地想一想该怎样列式,算出答案后即可“推门而入”,进入练习程序。而练习课2则对问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面对这个综合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思维的触角会在原先的知识经验领域内探寻、搜索:这要用到哪方面的知识?和我以前解决的什么问题有关联?一旦触碰并抓住了其中的关联性后,思维马上进行收拢:我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在我的经历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是否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去想……在这种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主动地思考,不断地变换思维的角度,不断地思考下一个答案,思维会不断地波动,激起阵阵涟漪。随后的课堂效果也体现了这一点。浅性开问固然能够开门见山,却对学生缺少吸引力,而深度质疑的课堂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使他们进入“智力愤悱”的状态,精心设置的情境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跳一跳”摘到“桃子”。
     二、优化思维习惯,让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发散思维发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初步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多样地结合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把学生的思维训练与思维品质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多方面、多角度去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买一个8元的文具盒,可以怎样付钱?”学生踊跃发言,想出了很多方法:付8张1元;付4张2元;付1张5元1张2元1张1元;付1张10元找2元……方法虽多,但稍显杂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课后笔者通过反思得出,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起始阶段,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习惯于点状契入,线状延伸,是一种比较封闭的思维方式。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呢?笔者认为,如果把学生的答案在黑板上板书,有条理地进行归类,让学生去思考应该怎样归类,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条理的思维。
      因此,在另一个班的课堂上,笔者实施了经过改进的方案,即把学生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怎样归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了有一种面值的取法,有两种面值、三种面值以及多种面值的取法,在不同面值的取法中又有需要找零和不需要找零之分。明确了这样的归类方法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归类,把原来杂乱的付钱方式归在不同的类别中,进行了又一次的思维活动。学生重新调整思维路径,把杂乱的思路重新梳理,使思维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不仅学会了有条理的思维方法,更优化了思维习惯,思维由较为封闭的单一思维方式向发散思维发展。
     三、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由教师带领向自主探索转变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对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内容,安排合适的时机,给学生充足自主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的不同方式。
      教师一:出示例题3.6÷0.24的竖式后,问:这也是一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生: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师:这道题该怎样转化?生:将除数0.2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成24,再将被除数3.6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两位。师:3.6的小数部分只有一位,该怎么办?生:在末尾补上一个0。教师板书后问:接下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二:出示例题3.6÷0.24,问:这也是一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你能不能算出得数?自己可以试试看。接下去学生在下面尝试的同时,教师进行巡视,然后分别让做法不同的几位学生上黑板板书计算过程,接下来再组织学生就学生的算法进行交流、讨论、辨析,得出结论: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顺利地完成了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有效探索。
      两种教学方法折射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师一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步步为营顺利将学生牵引到知识的最后一站。虽然学生也在思考,但思考的挑战性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增加,思维的深度不断降低,大大地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教师二则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在摸索出典型的几种算法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和讨论。教师充当好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舍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尝试,实现了由教师带领向自主探索的转变。
      四、设计开放练习题,由解决一般习题向解决有挑战性的习题迈进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彰显个性的窗口,师生沟通的桥梁。传统教学的习题形式单一,条件、答案唯一,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设计开放、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的数学兴趣、探索精神在解决习题的过程中得到挖掘与提升。
      例如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习题:
       开放题:请改动一个数字,使356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思考后,基本上都能说出几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但笔者并没有结束提问,而是再抛出疑问:“怎样能把符合要求的数全找出来呢?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便会有条理地分别从改动个位、十位、百位三方面考虑问题,最后得出十一种改动方法。
      生活题:有50个同学去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你是领队人,准备怎样租船?这是典型的生活实际问题,每个学生都能例举一种乃至多种方案,然后通过讨论、比较,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出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案。学生为能够发现最佳方案,节约活动经费而感到自豪,对数学的兴趣也油然而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智趣题:小明和小东在一起做一道题:下面三张卡片中,哪张上的三个数的和最大?哪张上的三个数的和最小?
      34、56、97 88、92、76 91、44、52
       小明刚动笔算,小东已经喊了起来:“看出来了,我看出来了!”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经过思考后,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并有条有理地说出了原因。
开放性习题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提出了挑战,使学生更严谨地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生活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让数学变得更有内涵,更加的生活化。智趣题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需求,使他们进行巧妙的比较和思考,令学生有茅塞顿开、眼前一亮的感觉,体会到科学巧妙地思考不仅能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还可以带来轻松快乐。
       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表面上这是一种显性的教学行为的探讨,实际上更属于教师观念形态中的认识范畴,只有不断改进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始终站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角度来审视全局,才能使这一命题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本文编号:18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