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02:49
   在这个竞争激烈、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初中生也不例外。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与敏感期,生理发展日益成熟,他们渴望自由与独立,但是心理发展速度有时小于生理发展,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往往又表现出依赖他人;同时他们具有内心情感丰富、敏感、易冲动等身心发展特点。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这些压力时刻都在困扰着他们,如若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他们就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初中生,对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进行评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初中生所遭受的挫折进行积极解读,从挫折中获得积极意义,进而为提高初中生抗挫折能力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次调查使用了《初中生抗挫折能力问卷》,初中生抗挫折能力问卷是在大量的抗挫折能力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编制而成,问卷包含25个项目和5个维度(自我疏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支持寻求能力、压力承受能力)。该问卷采用正向计分法,得分越高,抗挫折能力越高。论文中采用克隆巴赫a系数计算信度,各维度的克隆巴赫a系数分别为0.762、0.755、0.798、0.788、0.699,总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789。问卷中有五个维度,因此使用了结构效度,问卷中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360-0.695之间,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在0.732-0.819之间,显示了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调查研究中抽取了800名初中生,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他们对所遇到的挫折的认知存在偏差,对挫折持有消极态度,应对挫折方式不正确,同时缺乏外界的积极支持。对当前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从自身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分析原因,进而再从这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如积极发掘自身的潜在力量,寻求外界的积极支持。本论文旨在了解初中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进而针对性地培养初中生抗挫折能力,使他们可以从容地对待挫折。
【学位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444
【部分图文】:

结构标准,维度,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注:F1—人际交往能力维度、F2—问题解决能力维度、F3—支持寻求能力维度、F4—自我疏导能力维度、F承受能力维度图 1 抗挫折能力五因素结构标准化解4.调查程序与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艳;;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调查研究——以大同大学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4期

2 韩东栋;;抗挫折这门课,你的孩子是否及格?[J];家教世界;2017年Z2期

3 张舒琴;;关于培养初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尝试[J];教育革新;2008年07期

4 肖燕;;增强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年12期

5 孙宝琦;顾海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08期

6 王佳浚;王建亭;李洪斌;;高校视域下学生干部抗挫折能力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年18期

7 薛亚莉;;浅谈在音乐中培养学生的抗挫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27期

8 龚焱;;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07期

9 卢霞;柏晓云;孟一凡;朱银凤;石文静;吴亚楠;;“互联网+”时代下海洋类专业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调查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年18期

10 凌群;;浅谈如何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3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勇真;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2 吴雪;大班幼儿抗挫折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相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3 邢基燕;生命教育对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4 黄秋霞;积极心理视域下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研究[D];渤海大学;2018年

5 李欣星;淮北市濉溪县农村幼儿抗挫折能力提升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年

6 冯笑;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7 蒋锋;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申青慧;亲子关系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韩苏扬;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和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关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8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888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