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6-09-13 21:19

  本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2年第1期 (总第247期)

旋盲豫圣
EDUCATION EXPLORATION

No.1,2012 Serial No.247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吴波。柳和生
(上饶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摘要:师范生教育

实践能力是衡量师范生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影响基 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着部分学生的教育素养不高、开设的课程 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缺乏沟通与整合、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偏低和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完善人 才培养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勇于探索,创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和途径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举措 中图分类号:0,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l一0012—04

近年来,国家对师范教育越来越重视。2007年,在北京 师范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 策。随后这一政策在全国逐步推广。与此同时,提高师范教 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师院校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师 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师范生素质的重要标志,是教 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重 要因素。如何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既是一 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该问题也受到了业内人士 的广泛关注…【2】。本文就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 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 所谓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 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 心理特征。教育实践能力是能力中的一种,它总是和人联 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的教育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教 育实践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教育实践能力。 人的能力分为两种: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 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能 力中最主要又最一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 特殊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中的听觉表象能力 等。人们在从事任何一项专业性活动时,既需要一般能力, 也需要特殊能力,而且这两种能力的发展是一种平行且相
收稿日期:201l—lO—18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助项目 (13601) 作者简介:吴波(1959一),男,江西丰城人,剐教授,项士,从 事理论物理及教育管理研究;柳和生(1965一),男,江西九江人,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材料成形加工与高等教育管理 研究。


互促进的关系。 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由多项能力组成的有机统一 体,这个能力体系由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实 践能力三部分构成,呈现出“金字塔”状的层次结构,如图l 所示。基础实践能力是指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 需要的基本能力,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能力等。专 业实践能力是指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实 际操作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自 我发展能力等,也是师范生必备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处 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包括创新 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实现能力。 二、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 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 然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由专业新手成长为专家型 教师的过程口】。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其内在专业结构 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具体内容涉及观念、知识、能 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等。有些学者认 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 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个 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 学科知识的更新以及自身教学活动意识的增强等。教师的 专业发展不仅应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增长上,还应体现在专 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信念的培养上。因此,师范生教育实 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与个人的实践知识、内隐 知识、价值向度、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师范生教育实践能

一12—

万方数据

摩现能力\

/自我\

创新实践能力

2登堑塑垄i
创新思维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管理能力 教学能力 教育能力 语言能力 分析能力 观察能力 基础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 图2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维度

降分的幅度达lo分之多。由于录取时只看理论考分,没有 面试等考核环节。所以被录取新生的素质不尽如人意。事 实上,从个人条件上看,有些学生根本不具备当教师的潜 质。 2.开设的课程不合理,课程之间缺少整合 笔者认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如 课程结构不尽合理,课程之间缺少整合;学科课程比例偏

圈1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金字塔”状结构

高,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偏低等。目前,与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相关的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 学、学科教学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这些课程往往过分强调学 科本位,内容设置单一、封闭,只重视各学科内部的自身逻 辑,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问的横向联系。教育课程的综合化、 多元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3.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缺乏沟通与整合

力的培养应强调主体的行动参与和实践反思,强调知识形 成及能力获得的私有性、参与性、具体性和情境性。同时,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师范生自身的实 践、体验以及教育实践能力体系的自我构建,特别是对教育 实践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知识包括学科 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来自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的 知识。教师实践知识的习得依然遵循皮亚杰的“同化—— 顺应”理论,皮亚杰认为,“知识的来源,既非来自客体,也非 来自主体,而是来自最初无法分开的客体和主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州”。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知识是在主体.-b客体相互 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 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师范生教育实 践知识的生成要受到外部学习环境的影响,因而要求课程 设置应具有整合性特征,应融情景的真实性、知识结构的完 整性、过程的生成性、主体的参与性、方法的灵活性于一体。 笔者认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维度如图2 所示。实践、能力和创新三个维度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中心交汇的部分即为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因此,对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从这三个维度人手。 三、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分 析。笔者认为,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存 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部分学生的教育素养不高,不具备当教师的潜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地方高校的招生竞 争越来越激烈,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录取分数最低的年份

目前师范生大都感觉到自己在本科阶段学的课程与教 育实践联系不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在教育实践环节上,多数师范生反映,教育实践机会太少, 教育见习的时问一缩再缩,教育实习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4.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偏低 从目前的现状看.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往往处 于一种附属的地位。实验课普遍存在设备不足、分组少、时 问不够等问题,且大部分的实验是验证性的,综合性、设计 性实验偏少。此外,教学见习往往是走马观花.教学实习则 基本上是“放羊式’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5.教学方法陈旧,教育观念脱离教学实际 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类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 法。教师以单一的教学方法向师范生传授教育教学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理论.忽视了师范生的教育体验和教育实践。 其结果是,师范生教师角色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 提升在效果上大打折扣。 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1.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理论
体系

理论学习是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缺乏理

一13—

万方数据

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笔者结合上饶师范学院近几 年的探索,从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人手,对实践教学理论体系 的构建进行了尝试。 (I)根据学科的最新发展,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半衰期变得越来越 短,师范类专业人才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新的教育教学观 念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用落 后的教育理念培养今天的学生,其结果一定是失败;用明天 的技术手段培养今天的学生,将会赢得未来。因此,顺应基 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对课程结构 进行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育类基础课中的学科 教学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多重叠,我们就 将这两门课进行了有效整合。从教育实践的效果看,整合 试验还是比较成功的。又如,考虑到有些课程内容学生在 今后不太可能会用到,我们删除了彩色电视机原理、家用电 器等某些技术类课程,缩减了机械制图的课时,将数字电路 和模拟电路两门课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课,我们还增设了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通过这一增 一减,既培养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师范生的职业意 识,重新构建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又进一步优化了人 才培养方案。
(2)改革课程体系,细化课程设置

程体系由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 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与拓展课程以及教育教 学综合实践课程组成,占总学分的20%左右。 (3)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 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保障和前提。近年来,我们尝试在修 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如单独设 立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以强化实验教学;采取选修课的 形式开设了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以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设 计能力;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对师范生的 教育实习进行全过程跟踪。 2.勇于探索,创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和
途径

(1)以项目为抓手,精心打造教师教育创新平台 近年来,我们依托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改立 项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努力打造教师教育创新平 台。目前,我们承担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包括物理教 育示范专业建设、物理学特色专业建设、欠发达地区一专多 能物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基础物理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等.总资助 金额达30万元人民币。这些项目的承担为培养我院师范生 的教育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 多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在师范生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 赛活动.今年已是第18届了。教学基本功大赛分为学院初 赛和学校决赛两个层次,其内容主要是“三字一话”,即粉笔 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比赛项目还包括教案、课件、 朗诵、课堂教学等。通过教学基本功大赛,上饶师范学院师 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毕业生普遍受 到社会的好评,形成了学院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人民日报》曾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江西省第十一届中学 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学院郭树芳、郑鲁两位同学荣获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高中组)二等奖,张婷同学获初中 组一等奖、周孝骏同学获初中组二等奖。 (3)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 培养模式 心理学认为,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是人们表现出来 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的必备条件。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 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由此可见,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 果,在对师范生的培育过程中,必须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条 主线,反复进行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 构建了一套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大 学一年级,鼓励新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钢笔字、粉笔字、毛

课程体系又称课程结构。体现了一个或一类专业课程 间的分工和配合,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所在。课程体系的 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各 门课程内容的选择,都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这就是课程 论。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1)教 育基础课与学科专业课的关系;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3)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处理好上述三种关系是高师课 程体系改革的关键。另外。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 以必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发展为前提,这就要求课程设置 要能较好地体现系统性。近年来,我们将创新教师培养模 式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同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相结 合,构建起以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 为架构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全面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人文与科学素养,从而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 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课程分 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普通物理,由力学、热学、电磁 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五门课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物理, 由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组 成,俗称四大力学;第三部分是技术课程,由电子线路、电工 学、微机原理、机械制图等组成。教师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 掌握较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师教育课

?-——14.———

万方数据

笔字。在班会前.每次请一位同学作lO分钟的演讲.以训练 普通话和锻炼发言的胆量。在学生社团的带领下,组织参 观教育实践基地,使新生对师范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大 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参加“三字~话”比赛,到当地中小学进 行教育见习,聆听一线教课的经验介绍,激发起学生对师范 专业的热爱之情。大学三年级,结合相关教育类课程的开 设,要求所有师范生以班为单位,开展系列教师基本功大 赛,先是班级初赛,然后是二级学院复赛,最后是学校决赛。 为了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学生们经常进行课堂教学模拟,反

复进行试讲排练。通过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 步巩固了他们的专业思想。大学四年级,帮助学生将学到 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 中。为此,我们安排师范生在第7学期开展全学期的顶岗支 教实习活动,在准教师的岗位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事业 而献身的思想。新学年伊始。挑选部分优秀师范毕业生回 校向大一新生介绍教学经验和成长经历。如此往复。形成 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三]<≥:::::≥曰
<兰

j髫
大学四年级 ●教师基本功强化 ●顶岗支教实习 ●专业思想强化

图3

多元化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4)以实践教育为重点,拓宽师范生能力培养的途径 师范专业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师范生 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 育实践的锻炼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注重理论学习,提 高理论运用的自觉性,又要注重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 系和结合。近年来,我们经常邀请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 优秀教师和校友来学院介绍教学经验,同时组织学生到中 小学观摩教学。此外,我们积极与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取得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在上饶、鹰潭等地建 立了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及创新教育实验基地。这些 都为学院师范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 一步培养、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结束语

障。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需要边学边教边思考,通过 实践,理解所学的知识,巩固所学的知识,应用所学的知识, 升华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独立思 考、与人合作、克服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师范生 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个理论、实践、创新螺旋上升的过 程。此外,师范生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并非是一朝一夕便 能完成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师 范毕业生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 仅仅靠高校的培养是不够的,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理解 和支持。我们在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上所做出的探索 和尝试,希望能为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 参考。

参考文献: [1]兰英。郄海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撂析 [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0). [2]沈超.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 教学研究,2011.(6). [3]扬翠蓉.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师 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人才培养计划和学科专业 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从实践、能力、创新等不同的维度来 统一规划,需要从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学习 与实践创新经验的积累等各个层面综合设计。完善的人才 培养计划是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良好的培养环 境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是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

[4】皮亚杰.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M].胨孝禅,等,译.长沙:湖 南教育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张

华]

一15—

万方数据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吴波, 柳和生 上饶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教育探索 Education Exploration 2012(1) 3次

参考文献(4条) 1.兰英;郗海娇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期刊论文]-高等教育研究 2009(10) 2.沈超 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06) 3.杨翠蓉 教师专业发展 2009 4.皮亚杰;陈孝禅 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 1983

引证文献(3条) 1.迟秀铭.王焕景 浅析师范生教育实习中的专业发展问题[期刊论文]-教育教学论坛 2012(30) 2.吴恒仲 教育管理对大学生个性发展支撑效能的研究[期刊论文]-教育探索 2013(4) 3.高航 师范生在线社区的活动理论分析研究[期刊论文]-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3(12)

引用本文格式:吴波.柳和生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期刊论文]-教育探索 2012(1)



  本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14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6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