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3:17

  本文关键词: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详述了我国独立院校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目前独立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办学模式、办学现状、办学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等问题。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的相关政策,加以借鉴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专业培养方面的经验,针对独立院校的办学实际情况,提出独立院校应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整体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论点。本文对独立院校以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转型发展进行了课题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分析了独立学院转型后以专业教育创新为动力、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解决了独立院校办学定位、专业培养、实践能力拓展以及产学结合和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独立院校的发展必须依据国家规定进行转型,依据市场需求培养掌握专业技能和一专多能的全方位人才,为目前国内独立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总之,本课题按照调查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论证结构和方法,依据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阐述了国内高等教育中独立院校面临政策要求转型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并提出一套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 高等教育 地方本科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概述8
  • 1.2 独立院校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背景8-10
  • 1.2.1 独立院校转型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8-9
  • 1.2.2 独立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性背景9-10
  • 1.3 独立院校人才培养与发展现状10-11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11-12
  • 第二章 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案例12-15
  • 2.1 美国的“社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12
  • 2.2 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12-13
  • 2.3 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13
  • 2.4 奥地利“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13
  • 2.5 山东英才学院“一体两翼、多元驱动”培养模式13-15
  • 第三章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15-24
  • 3.1 国内独立院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15-16
  • 3.2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16-18
  • 3.3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18-19
  • 3.4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19-21
  • 3.5 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21-24
  • 3.5.1 创新教育管理21-22
  • 3.5.2“品行修养”课程22-23
  • 3.5.3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学位制度23-24
  • 第四章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24-38
  • 4.1 应用型人才培养之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方案24-25
  • 4.1.1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24
  • 4.1.2 模块化课程建设思路与实践24-25
  • 4.2 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教学计划改革方案25-27
  • 4.2.1 人才培养方案25
  • 4.2.2 课程设置25-27
  • 4.2.2.1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25-27
  • 4.2.2.2 课程设置原则27
  • 4.2.3 人文社会学科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27
  • 4.3 应用型人才培养之专业实训、职业资格考证27-30
  • 4.3.1 专业实训27-29
  • 4.3.2 职业资格考证29-30
  • 4.4 实践实习改革方案30-36
  • 4.4.1 实践教学改革30-32
  • 4.4.2 社会实践改革32-35
  • 4.4.3 就业实习改革方案——以HJ学院为例35-36
  • 4.5 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体系36-38
  • 第五章 结论38-40
  • 5.1 主要研究结论38
  •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8-40
  • 附录40-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岩平;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5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2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