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学生社区场域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6:15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场域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主体,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与其自身发展水平及高校育人环境密切相关,学生社区作为高校育人环境的重要场域,其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突破传统,利用高校学生社区这一重要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认为,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将行动者置身于社会场域之中,使行动者行为受到场域文化的影响,将场域文化不断内化为个人行为,这个场域实践的过程即为社会性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区是社会的微缩,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训练场,为大学生在高校内进行场域实践提供了必要的场域环境。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受其自身惯习和资本拥有量的影响,更受到来自场域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需要“行为——认知——环境”的交互过程,其中个体所对应的环境要素是有利于其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符号资本的生成的具体场域。将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融入到场域实践理论之中,即逐步细化和完善学生社区具体场域的功能;同时,在场域文化的影响之下,个体为了更好地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取相应的位置,不断调适自身行为,获得相应的资本提升,进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总之,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主客体交互决定的多元系统过程,通过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高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增强大学生资本数量与种类,提高其社会参与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客观环境这一重要发展途径,寻求环境中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主体与客体的共同构建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场域环境文化化人的功能,寻求环境中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为此,鉴于学生社区场域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建构学生社区场域下的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理论模型基础上,走访了12所高校对在校住宿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SPSS分析,辅以深度访谈,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了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各个因素及影响程度,在场域实践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出有利于大学生各类资本生成的学生社区具体场域环境,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区场域 社会性发展 惯习 资本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3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文献综述10-19
  • 1.3.1 国内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10-13
  • 1.3.2 国外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13-17
  • 1.3.3 场域实践理论的相关研究17-19
  • 1.3.4 已有文献述评19
  • 1.4 核心概念界定19-21
  • 1.4.1 社会性发展19-20
  • 1.4.2 学生社区20
  • 1.4.3 学生社区场域20-21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21-23
  • 1.5.1 研究思路21-22
  • 1.5.2 研究方法22-23
  • 第2章 学生社区场域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 相关理论概述23-35
  • 2.1 学生社区场域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基础23-27
  • 2.1.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3-24
  • 2.1.2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决定理论24
  • 2.1.3 布尔迪厄场域实践理论24-27
  • 2.2 高校学生社区场域下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理论的应用27-33
  • 2.2.1 惯习塑造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体建构过程29
  • 2.2.2 学生社区场域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客观环境29-30
  • 2.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是主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30-33
  • 2.3 本章小结33-35
  • 第3章 学生社区场域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 实证调查35-67
  • 3.1 数据来源35-38
  • 3.1.1 调查方法与工具35
  • 3.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5-36
  • 3.1.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36-37
  • 3.1.4 调查对象37-38
  • 3.1.5 问卷分析方法38
  • 3.2 实证调查结果分析38-51
  • 3.2.1 学生社区场域现状38-43
  • 3.2.1.1 学生社区场域中大学生无法有效占有资本40-42
  • 3.2.1.2 学生社区场域中大学生的惯习有利于开展场域实践42-43
  • 3.2.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43-51
  • 3.3 学生社区场域实践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回归分析51-59
  • 3.3.1 大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52-54
  • 3.3.2 大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54-56
  • 3.3.3 大学生社会交往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56-57
  • 3.3.4 大学生社会适应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57-59
  • 3.4 基于深度访谈的场域与资本、惯习的内在关联59-66
  • 3.4.1 访谈方法说明59
  • 3.4.2 访谈结果分析59-66
  • 3.5 本章小结66-67
  • 第4章 高校学生社区场域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路径67-73
  • 4.1 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社会性发展的过程67-69
  • 4.1.1 重塑大学生惯习68
  • 4.1.2 提升大学生场域资本68-69
  • 4.2 营造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学生社区环境69-71
  • 4.2.1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具体场域69-70
  • 4.2.2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具体场域70
  • 4.2.3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发展的具体场域70-71
  • 4.2.4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交往发展的具体场域71
  • 4.3 本章小结71-73
  • 结论73-74
  • 参考文献74-77
  • 附录A77-79
  • 附录B79-81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81-83
  • 致谢83-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蓓;瑞吉欧课程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扶跃辉;;友谊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3期

3 刘新超;;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及存在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6年23期

4 刘小天;;学业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障碍与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6年33期

5 刘新超;;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及存在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05期

6 刘晓慧;石淑华;;音乐早教对婴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7 郑淮;杨雯;;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3年05期

8 韩惠媛;合作学习——促进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方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年11期

9 啸天;;阅读能力与社会性发展高度相关[J];成才之路;2007年30期

10 傅蝶;;中小学教师社会性发展:功能、问题与途径[J];教书育人;2009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信军;;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晓萃;;关于某市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3 徐迎利;;我国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顾海根;岑国桢;李丹;高湘萍;李正云;陈欣银;;2岁儿童的行为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蒋波;;小学生竞争-合作学习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曦;张建新;;青少年依恋问卷的修订及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金竞明;李春茂;;西双版纳汉族与少数民族初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比较[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何丽萍;;浅议如何促进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课题成果展论文集[C];2013年

9 孙莹;;浅析音乐教育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10 王艳红;;浅谈如何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啸天 编译;研究发现:阅读能力与社会性发展高度相关[N];中国教师报;2006年

2 郑淮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王丽萍;孩子更需要精神上的“优育”[N];江苏科技报;2002年

4 朱萍 杨猛;宝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N];连云港日报;2011年

5 思南路幼儿园园长 郭宗莉;学习交流从幼儿期开始[N];文汇报;2011年

6 记者 刘茜;全国小学将开设德育新课程[N];光明日报;2002年

7 林芝地区幼儿园 袁燕梅;浅议幼儿园墙壁装饰[N];西藏日报(汉);2013年

8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新波;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N];湖南科技报;2012年

9 王云霞;多数幼儿缺乏交往能力[N];兰州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安园园;母亲职业对1-3年级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晓莉;福建宁德地区高中生社会性发展状况与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敬;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5 韩艳;高校学生社区场域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6 左本琴;3-4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琛;教师互动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龚顺梅;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罗晗婧;缺失和接替: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场域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0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