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学生责任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6:16

  本文关键词: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学生责任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小群体,在他们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角色转换过程中,社会对他们的包容度会逐渐降低,其自身肩负的责任也就越重,强调责任教育能够使其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履行其应尽的职责,并努力成为一个会负责、懂负责、能负责的社会人。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首先对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责任教育对于该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发放责任感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分值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对该专业学生责任感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接下来对表演专业责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引申出了责任教育的预想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处在逐渐成熟但缺乏自我判断的阶段,责任感培养的可塑性强,因此加强责任感的教育尤为重要。(2)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学生责任感总体上较好,同时该专业学生的责任认知对比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相对较高,可见该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是有责任感的人。(3)在现状调查上,年级的不同在集体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上存在差异,学生城乡不同以及独生与否在家庭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上存在差异。(4)在家庭责任教育上不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家长都产生认识上偏差,学校责任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侧重点不明确,社会实践群体较小,社会上不道德的现象和舆论的错误导向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5)在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责任教育中首先要确立责任教育的目标,其次要转变家庭传统教育模式,学校要运用好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加强责任教育与具体课程的渗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完善责任教育评价体系,同时社会和学校共同营造优良的责任教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体育院校 表演专业 责任感 责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选题依据10-14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意义12-14
  • 1.2.1 有助于促进本专业学生的成长与成才12
  • 1.2.2 有助于完善本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12
  • 1.2.3 有助于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有效发展12-13
  • 1.2.4 有助于增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13
  • 1.2.5 有助于培养社会建设的新型人才13-14
  • 2 相关文献综述14-19
  • 2.1 概念的界定14
  • 2.1.1 表演专业14
  • 2.1.2 责任感14
  • 2.1.3 责任教育14
  • 2.2 研究综述14-17
  • 2.2.1 有关大学生责任感的研究现状14-16
  • 2.2.2 有关体育类学生责任感的研究现状16-17
  • 2.2.3 有关表演专业学生责任感的研究现状17
  • 2.3 研究中的不足17-19
  • 3 研究任务19-20
  • 4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20-22
  • 4.1 研究对象20
  • 4.2 研究方法20-22
  • 4.2.1 文献资料法20
  • 4.2.2 行为观察法20
  • 4.2.3 问卷调查法20
  • 4.2.4 比较分析法20-21
  • 4.2.5 数理统计法21
  • 4.2.6 研究工作流程21-22
  • 5 结果与分析22-41
  • 5.1 表演专业学生的特征22-24
  • 5.1.1 个性情感方面22-23
  • 5.1.2 思维方式方面23
  • 5.1.3 价值观方面23
  • 5.1.4 专业基础方面23-24
  • 5.1.5 学习能力方面24
  • 5.1.6 生活方式方面24
  • 5.2 表演专业学生责任感现状24-33
  • 5.2.1 学生责任感总体现状24-26
  • 5.2.2 社会责任感的现状26-27
  • 5.2.3 集体责任感的现状27-29
  • 5.2.4 家庭责任感的现状29-30
  • 5.2.5 自我责任感的现状30-33
  • 5.3 表演专业责任教育现状33-35
  • 5.3.1 家庭教育方面34
  • 5.3.2 学校教育方面34-35
  • 5.3.3 社会引导方面35
  • 5.4 表演专业责任教育的对策预想35-41
  • 5.4.1 表演专业责任教育的具体目标35-37
  • 5.4.2 表演专业责任教育的途径37-41
  • 6 结论与建议41-43
  • 6.1 结论41-42
  • 6.2 建议42-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件47-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英;;大学生责任感人格特点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刘星期;论强化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李开沛;试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其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袁花;;基于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5 胡钟华;重视艺术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宋晔;责任生成的道德内涵及其实现机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马振远;;艺术教育承载责任教育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12期

8 戴树根;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J];求索;2004年03期

9 刘伟;;《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培养学生责任感及体育道德行为的作用[J];体育师友;2006年04期

10 孙婷婷;张涵;杜天骄;郭淑英;;责任感研究现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静;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3 程静;北京体育大学本科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王建业;大学生生命责任心问卷的初步编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李厚燃;独生子女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学生责任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6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0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