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1 20:34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在政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高校校园安全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及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校园安全非线性评价和预测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并在实际的应用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高校校园安全系统是一个由人一物一环构成的、空间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中人与自然因素共存,抢劫抢夺、性侵害、中毒、火灾以及交通事故等是高校校园存在的主要事故形式。这些事故发生的机理各异,而引发这些事故的因素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传统的、事先设定变化规律和特性的评价方法已经显现出其局限性。本文在分析了高校校园事故系统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具有典型非线性特征的灰色系统理论与高校校园安全性评价有机结合的适应性问题;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校园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规律,建立了反映高校校园事故特性的分析模型:在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单一性和同质性、可量化、非因果性和排斥性等原则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各种因素,构建了较全面的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高校校园安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重要影响因素在指标...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1.1.2 高校校园安全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1.1.3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1 国外的研究和应用背景
        1.2.2 国内的研究和应用背景
    1.3 论文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安全评价研究综述及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2.1 国内外安全评价研究概述
        2.1.1 国外安全评价研究概述
        2.1.2 国内安全评价研究概述
        2.1.3 安全评价方法综述及分析
    2.2 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2.2.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2.2.2 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2.2.3 高校校园安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构思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校园安全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3.1 灰色系统理论基本原理
    3.2 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动态
    3.3 灰色系统理论在高校校园安全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3.3.1 现有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3.3.2 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所解决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校园安全分析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事故发生原理
        4.1.1 事故是能量逸散失控的结果
        4.1.2 事故隐患的形成
        4.1.3 高校校园事故产生原理
    4.2 高校校园事故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
        4.2.1 构成要素
        4.2.2 主要特征
    4.3 安全分析方法
        4.3.1 事故树分析方法
        4.3.2 事件树分析方法
        4.3.3 故障类型影响分析方法
        4.3.4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4.3.5 安全检查表
    4.4 安全分析模型
        4.4.1 事故与人—物—环境系统及其功能目标的相互作用关系
        4.4.2 以人为本的人物环境系统分析模型
        4.4.3 安全分析模型
    4.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5.1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5.2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4.5.3 定性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线性灰色系统安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5.1 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5.1.1 灰色关联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5.1.2 灰色关联评价模型的建立
    5.2 评价实例
        5.2.1 建立原始数据表
        5.2.2 数据处理及计算
        5.2.3 关联度排序
    5.3 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校校园事故预测及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6.1 高校校园事故预测的基本原则
    6.2 高校校园事故预测方法概述
        6.2.1 一元线性回归法
        6.2.2 一元非线性回归法
        6.2.3 灰色预测法
    6.3 非线性系统灰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
        6.3.1 非线性系统灰预测模型
        6.3.2 非线性系统灰预测模型的应用研究
    6.4 几种预测方法结果的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7.1 系统功能分析和构思
        7.1.1 需求分析
        7.1.2 可行性分析
        7.1.3 系统功能构思
        7.1.4 系统运行流程
    7.2 数据结构设计
    7.3 系统主要功能管理窗口设计
        7.3.1 系统运行
        7.3.2 事故趋势预测管理窗口设计
        7.3.3 安全评价管理窗口设计
        7.3.4 基础资料查询管理窗口设计
        7.3.5 事故数据管理窗口设计
        7.3.6 修改密码管理窗口设计
        7.3.7 用户管理窗口设计
    7.4 附加说明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情况
附录B: 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指标选取专家调查表
附录C: 高校校园安全评价原始数据采集表
附录D: 参与高校校园安全评价的校园名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园安全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及应用[J]. 皮祖训,刘何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06)
[2]城市生态安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J]. 孙燕,姚林,孙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02)
[3]试论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J]. 谷晓丹.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4]影响大学生安全因素评述[J]. 皮祖训,刘何清,朱国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5]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分析及其法治建设对策研究[J]. 梁燕云.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08)
[6]试论大学生安全教育[J]. 任丽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7]校园伤害,牵动人心 学生安全,重于泰山[J]. 王声湧.  中国学校卫生. 2006(02)
[8]校园安全与中小学生伤害现况[J]. 王声湧.  中国学校卫生. 2006(02)
[9]高校周边环境特点与大学生安全保护[J]. 权海鹏,詹正发,邓先锋.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权重确定[J]. 蔡海鹏,杨坤玉.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博士论文
[1]矿井安全非线性动力学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 施式亮.中南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方法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 张博钊.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07
[2]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 汤继承.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学生校园意外事故风险评价指标研究[D]. 苏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75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75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