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19 10:12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主政治理念首次扩展到“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高度,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解决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的力度,为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赋予更加深厚的民主意涵。 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般影响因素和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特定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国家、学校、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提出实现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状况、教育体制实际、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提出了较为详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从国家、学校和大学个人三个层面给出了推动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首先是国家要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完善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机制;学校要通过主阵地和主渠道建设,为大学生搭建政治参与的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作为正在进行政治社会化的群体,要通过不断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政治活动,逐步提高个体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的研究
        1.2.2 对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因素的研究
        1.2.3 对引导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对策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2 论文中的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内涵及特点
    2.1 政治参与的概念
        2.1.1 政治参与的涵义
        2.1.2 我国政治参与的特点
    2.2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
        2.2.1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及分类
        2.2.2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
        2.2.3 大学生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特点
第3章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影响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发展过程
    3.2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
        3.2.1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面
        3.2.2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消极面
    3.3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
        3.3.1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
        3.3.2 大学生无序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第4章 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4.1 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般因素
        4.1.1 经济因素
        4.1.2 政治因素
        4.1.3 历史文化因素
    4.2 影响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特定因素
        4.2.1 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
        4.2.2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4.2.3 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素质
第5章 实现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
    5.1 国家层面: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1.1 加强政治参与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
        5.1.2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提高政治透明度
        5.1.3 拓宽大学生的参政渠道
    5.2 学校层面:加强对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教育和引导
        5.2.1 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5.2.2 发挥主阵地的作用,注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5.2.3 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给予大学生积极正确的教育引导
    5.3 个体层面:大学生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有序参与政治
        5.3.1 树立主人翁观念,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能力
        5.3.2 树立大局观念,自觉承担有序政治参与的义务
        5.3.3 树立主动观念,破除政治冷漠倾向,积极主动参与政治
第6章 结论
    6.1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6.2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需要从不同层面有力推动
    6.3 论文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3746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46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8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