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3-29 07:15

  本文关键词: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优质教育资源向发达地区聚集,而条件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教师流动快,优秀教育人才缺乏,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状况严重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07年决定对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此举意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忠诚、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家、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配置、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然而,这一政策能否取得良效,取决于免费师范生是否认可该举措,是否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热情,与其职业道德素养状况息息相关。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免费师范生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全文共包括四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探讨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性,本文认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其在社会实践和自我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的教师职业道德境界。其职业道德素养状况对实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初衷,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基础教育以及免费师范生身心和谐、职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 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有如下积极表现:大多数免费师范生认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对教师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大多数表示会踏实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信念不够坚定;部分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技能欠缺。 第三部分,从政策、学校德育、中小学教师地位、社会环境、免费师范生自身角度探讨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政策本身不够成熟;学校德育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中小学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低;社会功利价值取向的误导;部分免费师范生缺乏成熟的职业价值观。 第四部分,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如下解决对策:健全免费师范生政策,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免费师范生主体需求,创新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大众传媒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奉献意识;免费师范生要提高修养,树立奉献意识。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职业道德素养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5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导论12-19
  •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12-13
  • 1、问题的缘起12-13
  • 2、研究意义13
  • (二) 研究现状分析13-17
  • 1、国内研究现状13-17
  • 2、国外研究现状17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7-19
  • 一、提高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意义19-23
  • (一) 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内涵19-20
  • 1、职业道德19
  • 2、职业道德素养19
  • 3、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19-20
  • (二) 提升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20-23
  • 1、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20-21
  • 2、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基础教育的需要21
  • 3、免费师范生身心和谐、职业发展的需要21-23
  • 二、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现状23-27
  • (一) 免费师范生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积极表现23-24
  • 1、大多数免费师范生认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23-24
  • 2、大多数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24
  • 3、大多数免费师范生表示会扎根于基层教育工作24
  • (二) 免费师范生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24-27
  • 1、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功利化24-25
  • 2、部分免费师范生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25-26
  • 3、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纪律意识淡薄26-27
  • 三、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27-35
  • (一) 政策本身有待完善27-28
  • 1、缺乏报考动机考核机制,对贫困大学生更有吸引力27
  • 2、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不完善27-28
  • 3、进入—退出机制不健全28
  • (二) 学校德育存在弊端,难以满足学生需求28-30
  • 1、学校重知识技能传播,轻师德培养28-29
  • 2、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连贯性29
  • 3、德育方式单一,与现实生活疏离29-30
  • (三) 中小学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低,影响其从教吸引力30-32
  • 1、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低30
  • 2、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浓30-31
  • 3、农村教育吸引力微弱31-32
  • (四) 社会功利价值取向的误导32-33
  •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32
  • 2、西方思潮中“自我中心”“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32-33
  • (五) 部分免费师范生缺乏成熟的职业价值观33-35
  • 1、重个人满足轻社会奉献33-34
  • 2、重物质满足轻精神追求34
  • 3、对教师职业缺乏发展规划34-35
  • 四、提升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对策35-47
  • (一) 健全免费师范生政策,体现人文关怀35-37
  • 1、建立完善的多渠道经费资助机制35
  • 2、招生政策向地方师范院校倾斜35-36
  • 3、健全免费师范生激励和就业后保障制度36
  • 4、完善进入—退出机制36-37
  • (二) 关注免费师范生主体需求,创新学校职业道德教育37-41
  •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37-38
  • 2、由抽象的“感恩教育”向激发“爱乡之情”转变38
  • 3、抓住德育时机,坚持全过程育德38-39
  • 4、关注生活世界,坚持实践育德39-40
  • 5、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40
  • 6、加强职业纪律教育40-41
  • (三) 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41-42
  • 1、国家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财政投入41
  • 2、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41-42
  • 3、改善农村教育条件42
  • (四) 大众传媒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奉献意识42-44
  • 1、规范管理,净化传媒环境43
  • 2、打造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德育平台43
  • 3、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德育渗透43-44
  • (五) 免费师范生要提高修养,树立奉献意识44-47
  • 1、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感受教学和奉献的乐趣44-45
  • 2、理性看待物质利益,提升精神境界45
  • 3、调整状态,争当合格人民教师45-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49-5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54-55
  • 后记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一;杜威教育思想探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2 董新良;;中小学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封子奇;姜宇;杜艳婷;高钦;;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7期

4 付义朝;付卫东;;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6 曾丽红;王鑫强;李森;;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刘平秀;;师范生免费与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J];理论月刊;2008年02期

8 滕媛;王路芳;;国内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9期

9 康震;陶群英;付谧;;以专家型教师为目标——谈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理念与质量保障[J];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06期

10 贺春湘;王开富;;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价值论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3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d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