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

发布时间:2017-04-09 05:12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含义、历史渊源、必要性、冲突与挑战、继承与守护几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大学学术研究寂寞性的含义有三种:一是指非功利的学术研究;二是指学者沉浸于学术研究中;三是指学者喜欢安静与独处。考虑到寂寞性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特性在时间上有文化的承接性,为了更深入认识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本文探讨了大学学术研究寂寞性的历史渊源,并且选取古今中外学术史上最有意义的三个时间节点(发轫时期、中古时期和现代)来探讨这一问题。寂寞性对大学学术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它关系到大学学术研究的特殊性,关系到高深学问传授,关系到创新思想的孕育与生成。但是在现代的中国,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正面临冲突与挑战:现代大学功能的泛化使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学术研究功能发生冲突;不良社会风气侵蚀大学学术精神;不合理的大学制度挑战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包括科研项目分配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学术评价制度。继承与守护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要从大学面临的冲突和挑战着手。首先,大学应有所不为。大学应当秉持“学术立命”的理念,平衡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两种功能。其次,大学应固守其理念。要取得社会对大学学术寂寞理念的认同,要培养学者的学术精神气质。最后,要设立制度保障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要构建以学术为本的科研项目分配制度,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以质量为重的学术评价制度。
【关键词】:大学 学术研究 寂寞 非功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 绪论9-16
  • (一) 选题意义9
  • (二) 文献综述9-14
  • (三) 研究方法14-16
  • 二、 “寂寞”的语义分析及“寂寞性”的内涵16-28
  • (一) “寂寞”的语义分析16-17
  • (二) 学术研究寂寞性的含义17-21
  • (三) 学术研究寂寞性的历史考察21-28
  • 三、 大学学术研究保持寂寞性的必要性28-33
  • (一) 大学学术研究的特殊性28-29
  • (二) 高深学问传授29-31
  • (三) 创新思想的孕育及生成31-33
  • 四、 冲突与挑战33-39
  • (一) 现代大学功能的泛化33-35
  • (二) 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学术精神的侵蚀35
  • (三) 制度缺陷:不合理的大学制度35-39
  • 五、 继承与守护39-45
  • (一) 即与离:大学应有所不为39-41
  • (二) 培根固本:大学应固守其理念41-42
  • (三) 设制以守正:大学学术研究寂寞应有制度保障42-45
  • 六、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导师、作者简介及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洪易;;寂寞是学术自由的防火墙[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3 徐湘林;王东芳;陈丹;;学术研究何以创新?——徐湘林教授专访[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3期

4 刘黎明;;论雅斯贝尔斯的研究与教学统一观及其现实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赵映川,张天锋;浅谈学术寂寞[J];教学研究;2005年05期

6 高田钦;;寂寞:大学不应缺失的品性——《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7年04期

7 王长乐;大学的宁静[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3期

8 吕凌峰,刘颖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高校R&D的资助[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04期

9 明廷华;;寂寞与大学精神[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1期

10 张甲子;庞守兴;;寂寞与自由:中世纪大学至柏林大学[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学术研究的寂寞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4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