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3:21

  本文关键词: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面实施、有效推进通识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考察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实践,为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提供借鉴,成为重要课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台湾高校引入通识教育,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进行研究。在纵向方面,本文以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线,以实践过程中的典型特征为节点,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发轫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发轫期,通识教育由个别高校独有,到在众多高校展开,并出现经济导向与功利化倾向;发展期,通识教育由自发创设到规范发展,并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与多元;成熟期,随着通识教育评鉴制度的出台,通识教育系统逐步完善。在横向方面,通过对台湾151所创办通识教育中心的高校进行现状调查,对其通识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鉴方式、刊物与网站创办及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整合,形成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总体认识,这些认识包括:台湾通识教育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其课程实施模式包括核心课程、核心通识与多元通识课程结合、共同必修与通识(共同)选修课程结合以及正式课程与非正式(潜在)课程结合四种类型;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手段多样,包括:采用通识课堂授课和“E化”通识,开展通识活动,创办通识刊物,建设通识网站和选聘通识助理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台湾“清华大学”和东海大学作为例证,点面结合,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进行全面论述,并为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或启示。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校 台湾 课程 实践 评鉴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5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通识教育概念解析8-9
  • 1.3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与内涵9-10
  • 1.4 前人研究成果10-12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5.1 研究思路12-13
  • 1.5.2 研究方法13
  • 1.6 创新之处13-15
  • 2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15-22
  • 2.1 发轫期(1956-1984)15-18
  • 2.1.1 由个别引入到广泛开展15-17
  • 2.1.2 经济导向与功利化倾向17-18
  • 2.2 发展期(1984-1994)18-20
  • 2.2.1 从自发创设到规范发展18-19
  • 2.2.2 规范设置下的自由多元19-20
  • 2.3 成熟期(1994-至今)20-22
  • 2.3.1 由自主组织到系统完善20-21
  • 2.3.2 以质量评鉴促整体提升21-22
  • 3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现状22-46
  • 3.1 课程实施模式22-26
  • 3.1.1 核心通识课程23
  • 3.1.2 核心通识与多元通识课程结合23-24
  • 3.1.3 共同必修与通识(共同)选修课程结合24
  • 3.1.4 正式课程与非正式(潜在)课程结合24-26
  • 3.2 教学实践手段26-30
  • 3.2.1 通识课堂26
  • 3.2.2 “E化”通识26-27
  • 3.2.3 通识活动27-28
  • 3.2.4 通识刊物28-29
  • 3.2.5 通识网站29
  • 3.2.6 通识助理29-30
  • 3.3 组织管理模式30-31
  • 3.4 通识教育评鉴31-35
  • 3.5 案例解析35-46
  • 3.5.1 台湾“清华大学”35-39
  • 3.5.2 东海大学39-46
  • 4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成效与不足46-55
  • 4.1 成效46-50
  • 4.1.1 理念目标明确46-47
  • 4.1.2 注重本土文化传承47-48
  • 4.1.3 管理制度日渐科学48-49
  • 4.1.4 评鉴体系逐步完善49
  • 4.1.5 资金支持比较充分49-50
  • 4.2 不足50-55
  • 4.2.1 认识程度有待均衡50-51
  • 4.2.2 师资力量相对缺乏51-53
  • 4.2.3 课程设置仍需调整53-55
  • 5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对大陆高校的启示55-61
  • 5.1 健全通识教育体制55-56
  • 5.2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56-57
  • 5.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57-59
  • 5.4 加大通识教育投入59-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6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 吴言荪;王平;;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的演进与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董宁然;黄云;;浅析台湾高等教育评鉴制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江净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11年05期

5 吴言荪;;台湾高等教育评鉴浅析[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6 黄自敏;;台湾省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与制度框架[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2期

7 姜泽华;;台湾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德启;;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及其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9期

9 黄俊杰;迈向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新境界:从普及到深化[J];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10 黄俊杰;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问题与对策[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6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