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15:13

  本文关键词: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教育内容。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优秀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2011年11月4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大力弘扬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提高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一个新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出现教育动力不足,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内容简单等现象,苏区精神中的科学内涵为我们增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效果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内容和精神支柱。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价值、途径和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论文阐述了苏区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分析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第三,通过历史与现实分析法找到苏区精神与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契合点,阐述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价值。第四,综合分析得出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基本原则。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法,提出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途径。所以,本文通过以上五个部分来研究论述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论文提出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一些新观点,从理论和现实上探讨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新时代的环境,我们应该继续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发挥苏区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工作的进行,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健康成长,使大学生拥有崇高的责任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区精神 大学生 责任感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 绪论7-11
  • (一) 选题背景7-8
  • (二) 选题意义8
  • (三) 研究现状8-9
  • (四) 研究方法9-11
  • 二、 苏区精神的概述11-18
  • (一) 苏区精神的形成条件11-12
  • (二) 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12-18
  • 三、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18-21
  • (一) 高校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18
  • (二) 高校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18-19
  • (三) 高校缺乏优秀适宜的校园文化19-20
  • (四) 高校缺乏科学系统的实践机制20-21
  • 四、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时代价值21-27
  • (一) 为加强大学生国家责任感教育提供精神支柱21-23
  • (二) 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光辉典范23-25
  • (三) 为加强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教育提供实践表率25-27
  • 五、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原则27-30
  • (一) 政治导向和内容扩展相结合的原则27
  • (二) 集体共性和个体特性相结合的原则27-28
  • (三) 整体规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28
  • (四) 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28-29
  • (五)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9-30
  • 六、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路径30-38
  • (一)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课堂教育之中,增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引导力30-32
  • (二)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团建设之中,形成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凝聚力32-33
  • (三) 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扩大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影响力33-34
  • (四)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主题教育之中,突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针对性34-35
  • (五)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争先创优之中,发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示范性35-36
  • (六)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凯;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肖u!;;略论中央苏区的贡献与苏区精神[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01期

3 黄艳林;论《红色中华》报的编辑特点[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文标;李光成;;中央苏区时期学校德育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张世飞;;苏区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贡献[J];党史文苑;2010年18期

6 王云兰;;浅谈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8期

7 徐涛,李萍;论大学生责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8 余伯流;;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座精神丰碑——解读中央领导人关于“苏区精神”的新论述[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刘庭华;;弘扬苏区精神 加强党的建设[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钟丽萍,赵观石;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3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1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