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23:07

  本文关键词: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播思想文化为内容,通过采取多种积极措施,促使网络成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关键步骤,是国家长治久安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石。 本文在信息搜集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明确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等概念内涵,深入分析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尝试运用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态度改变理论、培养理论,以及其他传播学宏观与微观效果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简述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历史沿革,从被动地遭遇和应对网络负面信息冲击的初步探索,到互联网技术应用和高校校园网站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再到思想文化建设逐渐占领高校网络社区和大学生即时通信群等虚拟空间的相对成熟时期,从中总结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取得的实践成果,剖析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一,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络过分依赖,与现实校园生活逐渐脱节;第二,高校思想文化教育方式过于陈旧,网络效果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第三,高校网络阵地缺乏核心思想观念,难以让大学生产生心理共鸣;第四,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话题议程失控,过程把关不严;第五,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意见领袖难寻,主体过于沉默。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和深层原因,在传播学理论视角下提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下辖四项基本措施。第一种思路“不战而屈人之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导,明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先进意识形态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唱响思想建设主旋律,融合文化建设新内容,完善网络技术总体系,三管齐下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实践效果。第二种思路“狭路相逢勇者胜”,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事前防御、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监管制度体系,将矛盾激化带来的损害减少到最低,,不至于让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陷入被动的境地;针对校主管部门、学生社团、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干部等阵地建设参与的主体,进行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培训教育,引导他们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中坚和楷模。
【关键词】:传播学 高校 思想文化 网络阵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0
  • 绪论10-14
  •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第一章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概述14-25
  • 1.1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相关概念14-20
  • 1.1.1 网络及网络文化的概念14-17
  • 1.1.2 思想文化的内涵17-18
  • 1.1.3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界定18-20
  • 1.2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基本内容20-23
  • 1.2.1 高校思想建设为主导20-21
  • 1.2.2 高校文化建设为主线21-22
  • 1.2.3 网络阵地建设为保障22-23
  • 1.3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意义23-25
  • 1.3.1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理论意义23
  • 1.3.2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现实意义23-25
  • 第二章 传播学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中的作用25-33
  • 2.1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25-27
  • 2.1.1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概述25-26
  • 2.1.2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提供信息背景26-27
  • 2.2 态度改变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27-28
  • 2.2.1 态度改变理论概述27
  • 2.2.2 态度改变理论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明确重点环节27-28
  • 2.3 培养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28-29
  • 2.3.1 培养理论概述28-29
  • 2.3.2 培养理论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指明引导方向29
  • 2.4 传播学其他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29-33
  • 2.4.1 宏观效果理论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提供重要保障29-31
  • 2.4.2 微观效果理论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提供详细指导31-33
  • 第三章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33-42
  • 3.1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历史沿革33-36
  • 3.1.1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33-34
  • 3.1.2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34-35
  • 3.1.3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相对成熟时期35-36
  • 3.2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分析36-42
  • 3.2.1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实践成果37
  • 3.2.2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现实问题37-42
  • 第四章 传播学视角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对策42-50
  • 4.1 明确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总体方向42-44
  • 4.1.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导42-43
  • 4.1.2 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3-44
  • 4.2 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基本内容44-47
  • 4.2.1 唱响思想建设主旋律44-45
  • 4.2.2 融合文化建设新内容45-46
  • 4.2.3 完善网络技术体系46-47
  • 4.3 健全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监管制度47-48
  • 4.3.1 建立健全事前防御预警机制47
  • 4.3.2 建立健全事中危机处理机制47-48
  • 4.3.3 建立健全事后反馈增补机制48
  • 4.4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队伍建设48-50
  • 4.4.1 强化学校技术及管理部门的有力支持48
  • 4.4.2 发挥辅导员及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48-49
  • 4.4.3 利用学生社团及群体组织的实践带动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发表文章目录54-55
  • 致谢55-56
  • 附录56-59
  • 详细摘要59-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东,吴中苏;牢固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J];湖北社会科学;1999年11期

2 王寒松;用先进文化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09期

3 张连斌,魏淑玲;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张易;;论新媒体发展趋势下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J];学术交流;2013年09期

5 王慧芳;应马忠;廖文献;吴芬芬;;加强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9期

6 刘秀凤;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格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03期

8 蒋晓红;;高校学报效益的表现方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程家源;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体会[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德龙;;整合社科资源 服务科学发展 将山东社科学术年会打造成高水平思想文化阵地[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惠;五市天鹅社区占领青少年假日思想文化阵地[N];黑河日报;2007年

2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N];工人日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牢牢占领城乡宣传思想文化阵地[N];阿勒泰日报;2008年

4 特约记者 王握文;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N];解放军报;2001年

5 李庆林;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N];四川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童桦;最是文化能致远[N];浙江日报;2014年

7 中共和田地委宣传部;巩固阵地 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N];新疆日报(汉);2007年

8 刘宗发 曾成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N];经济日报;2000年

9 记者 陈尧;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一切思想文化阵地[N];辽宁日报;2001年

10 本报评论员;强化阵地意识 抓好队伍建设[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进华;高校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2 咸孟君;信息化条件下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探索[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3 赵圆圆;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9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