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社会转型期“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及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8:10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及提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中国恰处于全球化这一转型时期,这样一个各种文化博弈并融合的变迁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因传统文化和现代因素的博弈与融合而变得复杂多变。自2008年,高校迎来首批出生于1990年的大学生,他们是党和国家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在社会转型期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传统,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与未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无论从大学生自身主体特点的变化,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把握和认清“90后”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引入了“90后”大学生的概念、社会转型期的概念、道德和道德素养的概念等。第三部分通过问卷和走访等形式对“90后”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找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和提升“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工作方法和建议,从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方法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平等教育观念是根本,教育导向机制的建立是关键,并提出了若干可资参考的教育方法创新的见解,期望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采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90后”大学生 道德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9-10
  • 1.2 选题的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0-12
  • 1.3.1 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研究10-11
  • 1.3.2 关于“90后”大学生道德状况的研究11
  • 1.3.3 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11-12
  • 1.3.4 关于高校管理制度与教育制度的研究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4.1 文献资料法12
  • 1.4.2 问卷调查法12
  • 1.4.3 访谈法12-13
  • 1.4.4 个案分析与类群归纳相结合的方法13
  • 1.5 创新点13
  • 1.6 本章小结13-14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14-21
  • 2.1 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特征14-18
  • 2.1.1 社会转型的概念14
  • 2.1.2 社会转型的内涵14-15
  • 2.1.3 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15-18
  • 2.2 “90后”大学生的界定18-19
  • 2.3 道德、道德素养的内涵与道德的功能19-20
  • 2.3.1 道德的内涵19
  • 2.3.2 道德素养的内涵19-20
  • 2.3.3 道德的功能20
  • 2.4 本章小节20-21
  • 第3章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21-35
  • 3.1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分析21-25
  • 3.1.1 政治思想现状21
  • 3.1.2 道德观现状21-22
  • 3.1.3 人生观和价值观现状22-23
  • 3.1.4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23-25
  • 3.2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特点25-29
  • 3.2.1 鉴别能力强且有明显的政治信仰倾向性25-26
  • 3.2.2 “90后”大学生较重利益、重现实26-27
  • 3.2.3 较强的学习、认知交往能力27-28
  • 3.2.4 “90后”大学生观念开放且注重平等28-29
  • 3.3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的影响因素29-34
  • 3.3.1 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29-31
  • 3.3.2 经济环境和信息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31-33
  • 3.3.3 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33-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提高“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对策建议35-46
  • 4.1 创新和构建道德教育新模式35-37
  • 4.1.1 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划分35-36
  • 4.1.2 注重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36
  • 4.1.3 改革重心应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36-37
  • 4.2 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37-40
  • 4.2.1 宣传平等的教育理念37-38
  • 4.2.2 倡导合理科学的教育方式38-39
  • 4.2.3 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39-40
  • 4.3 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40-43
  • 4.3.1 强化育化劝导机制40-41
  • 4.3.2 强化奖励惩罚机制41
  • 4.3.3 强化法律与纪律相统一机制41-42
  • 4.3.4 强化人人树典范的育人机制42-43
  • 4.4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动摇43-45
  • 4.4.1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育人功能43
  • 4.4.2 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功能43-44
  • 4.4.3 强化实践育人44
  • 4.4.4 强化网络育人44-45
  • 4.5 本章小结45-46
  • 结论46-47
  • 附录 关于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状况的调查问卷47-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柳;许小燕;;论网络道德建设[J];学理论;2013年36期

2 马恒花;;浅谈大学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9期

3 胡周群;周莹莹;;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J];时代金融;2011年35期

4 安川;;新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形势和现状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1年15期

5 于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索[J];成功(教育);2011年03期

6 苏红;;青少年信仰的培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课题[J];成功(教育);2011年03期

7 谢亚敏;;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状况分析与对策[J];传承;2010年36期

8 张建写;;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07期

9 韩清滨;;浅谈“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与开放;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亚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风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龚正球;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许可;初中“导学讲义”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瑾;中国武术博物馆观众参观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邹欣;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树霄;中职学校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柯昌盛;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弘扬与培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晓;建国以来贵州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9 卢飞霞;大学生诚信及诚信评价指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廖颖;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及提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4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2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