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09:20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成为这个时代最为突出鲜明的劳动技术手段。在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进行着变更。此点于“90后”大学生群体身上最为显著。“90后”大学生们是真真正正伴随网络成长起的一代,网络之于他们的价值观形成来说,既有利又有弊,影响是长期且深远的。并且随着“90后”们步入高校,上网更是成为了他们沟通交流、信息获取、购物娱乐等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于他们价值观的冲击与考验将会越加频繁。因此,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研究,找寻防范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当下迫切之需。 本文试图将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首先,基于已有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综合实证数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揭示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就网络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外部环境(理论研究、综合教育、社会影响)和主体因素(即“90后”大学生自身原因)两个层面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尝试探索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价值观科学确立的路径。运用价值观教育原则,整合教育资源,协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进行合力建设,充分调动“90后”大学生个人自律。在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的紧密联系中,推进“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科学建构。以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引导“90后”大学生价值观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 “90后”大学生 价值观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7-8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8-10
  • 三、研究方法10
  •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10-12
  • 第一章 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价值观概述12-23
  • 第一节 网络时代12-15
  • 一、网络及网络的特性12-13
  • 二、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13-15
  • 第二节 价值观及大学生价值观15-18
  • 一、价值观的内涵及其特点15-17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形成17-18
  • 第三节 “90后”大学生18-23
  • 一、“90后”大学生的界定18-19
  • 二、“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网络生活19-21
  • 三、网络时代加强“90后”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意义21-23
  • 第二章 网络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23-34
  • 第一节 虚拟世界的“运行”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23-29
  • 一、国际视野的强化与国家、民族意识的弱化23-24
  • 二、多元化思维与“无所谓”的包容精神并存24-26
  • 三、“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社会责任意识的淡化26-28
  • 四、虚拟世界的便捷交往与现实世界的人际疏离28-29
  • 第二节 网络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成因分析29-34
  • 一、社会大环境存在的“风险”29-31
  • 二、伦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31
  • 三、教育管理机制的不健全31-33
  • 四、“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质33-34
  • 第三章 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价值观科学确立的路径34-45
  • 第一节 促进价值观的科学培育34-38
  • 一、坚持科学的原则34-35
  • 二、整合教育资源35-38
  • 第二节 形成价值观科学建构的合力38-42
  • 一、加强网络监管38-39
  • 二、优化学校环境39-41
  • 三、强化社会引导41
  • 四、促进家庭监督41-42
  • 第三节 逐步增强“90后”大学生们的网络自律42-45
  • 一、“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42-43
  • 二、“慎独内省”:变他律道德规范为自律信条43-44
  • 三、“以行践言”:促进价值观的不断内化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A49-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苏鸣;浅谈高校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石海兵;试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唐都学刊;2003年04期

3 林艳,徐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煤炭技术;2003年10期

4 何国清;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构建[J];求索;2004年01期

5 赵银祥,魏晓刚;网络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4年07期

6 叶松庆;大学生价值观的阶段性特点与发展前景[J];青年探索;2004年04期

7 吕绍明;略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建构[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8 朱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探析[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旷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谢大志;略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珍;;嬗变与应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邸军莲;雷育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对矛盾[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陶塑;许燕;;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耿巍娜;张磊;;社会实践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5 张海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秀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7 张盛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水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年

8 许燕;王芳;;社会变迁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陶塑;许燕;刘嘉;;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年

2 徐东升;求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石国亮;将多样多元价值观统一在社会主导意义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山东师范大学 王鹏;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因素[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沈旭 张帆;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抒点晴;该怎样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孙彩平邋曹凤 赵彤;网络游戏影响大学生价值观[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周春燕;努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9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贺荟中;价值澄清:从自主选择到自我维护[N];解放日报;2012年

10 郝俊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N];河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金保;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云刚;当前城乡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巩文学;高校大学生价值观错位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王旭;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夏婷;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5 韦莉明;“8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雪;贫困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武运英;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金春姬;朝鲜族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9 姜丽萍;后现代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反思[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10 顾正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形态的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5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3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