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1:01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个人品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品德失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人品德教育缺乏实效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对策。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分析了个人品德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品德教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是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概述。首先,阐述了个人品德和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的内涵。其次,理清中西方品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从中得到借鉴,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品德教育思想的论述,为本文提供指导思想。 第三部分对个人品德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主要从个人品德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三方面展开论述。个人品德教育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个人品德教育的特点、目标、方法、内容以及品德教育情境。个人品德教育过程包括教育者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和教育对象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个人品德教育效果体现在个人品德教育对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性。通过以上基本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个人品德教育内涵,有效开展教育工作。 第四部分对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进行分析。论述了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现状,回顾了我国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发展历程,,阐述了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教育理念不明确,教育内容单薄,教育方法单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缺乏深度沟通,大学生知、情、意、信、行之间矛盾突出。并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大学生主观需求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第五部分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的对策。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入手进行研究,在社会层面要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建立个人品德评价奖惩机制;在学校层面要提升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优化教育环境和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在家庭层面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个人层面则是从知、情、意、信、行五个要素来提高大学生自身品德修养。 最后部分是结语,概括和总结全文,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期望今后能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教育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一、 引言12-20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2-13
  • 1. 选题背景12
  • 2. 研究意义12-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2.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三) 品德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7-18
  • 1. 研究思路17-18
  • 2. 研究方法18
  • (四)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18-20
  • 二、 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概述20-38
  • (一) 个人品德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概述20-26
  • 1. 个人品德的相关论述20-25
  • 2. 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的概念25-26
  • (二) 品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26-38
  • 1. 西方品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26-30
  • 2. 中国品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30-34
  •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品德教育思想的科学贡献34-38
  • 三、 个人品德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38-53
  • (一) 个人品德教育的主要要素研究38-45
  • 1. 教育者的个人品德38-39
  • 2. 教育对象的个人品德39
  • 3. 个人品德教育的特点39-40
  • 4. 个人品德教育的目标40-41
  • 5. 个人品德教育的方法41-42
  • 6. 个人品德教育的内容42-44
  • 7. 品德教育的情境44-45
  • (二) 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研究45-49
  • 1. 个人品德教育中教育者的意识活动过程45-47
  • 2. 个人品德教育中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过程47
  • 3. 个人品德教育中教育对象的意识活动过程47-48
  • 4. 个人品德教育中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过程48-49
  • (三) 个人品德教育的效果研究49-53
  • 1. 个人品德教育对个体需要的满足性49-51
  • 2. 个人品德教育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性51-53
  • 四、 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分析53-61
  • (一) 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的回顾53-54
  • (二) 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54-56
  • 1. 个人品德教育理念不明确54-55
  • 2. 个人品德教育内容单薄55
  • 3. 个人品德教育方法单一55-56
  • 4. 教育者与学生缺乏深度沟通56
  • 5. 大学生知、情、意、信、行矛盾突出56
  • (三) 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56-61
  • 1.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57-58
  • 2. 高校个人品德教育滞后58
  • 3. 家庭品德教育失当58-60
  • 4. 大学生主观需要的缺失60-61
  • 五、 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的对策思考61-74
  • (一) 构建社会层面的个人品德教育61-63
  • 1. 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61-62
  • 2. 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62-63
  • 3. 建立个人品德评价奖惩机制63
  • (二) 创新学校层面的个人品德教育63-68
  • 1. 提升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理念64
  • 2. 明确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目标64-65
  • 3. 丰富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内容65-66
  • 4. 拓宽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途径66-67
  • 5. 优化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环境67-68
  • 6. 加强个人品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68
  • (三) 重视家庭层面的个人品德教育68-69
  • 1. 转变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理念68-69
  • 2. 注重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方法69
  • (四) 注重个人层面的品德修养69-74
  • 1. 提高大学生的品德认知70
  • 2. 培养大学生的品德情感70-71
  • 3. 锤炼大学生的品德意志71
  • 4. 强化大学生的品德信念71-72
  • 5. 推动大学生的品德实践72-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0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小平;;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的个体维度[J];道德与文明;2008年02期

2 刘剑斌;;高校大学生个人品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李丽娜;;关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途径的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王易;韩标;;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2期

5 秦苏滨;;谈引导大学生建立道德信念的着力点[J];教育与职业;2005年33期

6 杨文军;张社争;;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是大学的使命[J];教育与职业;2006年08期

7 黄聘;;道德自我的确证新起点:基于“个人品德”的内涵及意义分析[J];理论月刊;2012年07期

8 谭丽娟;;论道德需要与个人品德培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江应中;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心理及其培育[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沈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凤敏;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7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