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性别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07:10

  本文关键词:性别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面临强烈的冲击,他们的价值观、政治信仰和道德目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裂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高等院校是网络发展的前沿,目前,大学生是网络用户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信息及其来源的自主选择大大增强,他们受到海量的、复杂的和多样性的网络信息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更加明显。总之,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网络信息时代构造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做到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性别差异,缺少对男女大学生性别差异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性别差异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男女生特殊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模式。截至目前,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大多仅限于理论层面或单纯的女性教育等方面。本文尝试将性别差异教育理念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是对党关于加强大学生教育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工作要求的积极响应。 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介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差异问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国内外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正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性别差异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性别差异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对性别差异的新见解;并介绍了研究性别差异的理论基础,为因性施教理念的实施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 第二部分,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掌握了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因性施教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第一手资料,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心理健康、校园文化等方面分析了男女生存在的性别差异。 第三部分,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差异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从个人生理因素以及学校、家庭等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教师性别意识,改变教学理念,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发展校园文化等因性施教的形式、方法,并对性别差异教育方法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第五部分,总结本文研究内容,阐述研究成果,指出创新之处以及不足,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性别差异 因性施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0.前言12-22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12-13
  • 0.1.1 选题背景12-13
  • 0.1.2 研究目的13
  • 0.2 研究意义13-16
  • 0.3 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16-21
  • 0.3.1 国外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现状16-19
  • 0.3.2 我国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现状19-21
  • 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差异的研究方法21-22
  • 0.4.1 文献研究法21-22
  • 0.4.2 问卷调查法22
  • 0.5 论文创新之处22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差异的理论研究22-32
  • 1.1 性别差异概述22-27
  • 1.1.1 性别差异内涵22-23
  • 1.1.2 性别差异的表现23-27
  • 1.2 性别差异的理论基础27-32
  • 1.2.1 性别差异的心理学理论基础27-30
  • 1.2.2 性别差异形成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基础30-32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32-43
  •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差异的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32
  • 2.1.1 准备阶段32
  • 2.1.2 实施阶段32
  •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差异调查结果分析32-43
  • 2.2.1 男女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的共性与差异32-39
  • 2.2.2 男女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性别差异39-41
  • 2.2.3 男女生在校园文化方面的性别差异41-43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43-54
  • 3.1 个人因素分析43-45
  • 3.1.1 个人生理遗传因素分析43-44
  • 3.1.2 个人心理因素分析44-45
  • 3.2 环境因素分析45-54
  • 3.2.1 性别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46-47
  • 3.2.2 家庭因素的影响47-50
  • 3.2.3 学校教育的影响50-51
  • 3.2.4 同辈群体的影响51-52
  • 3.2.5 大众传媒的影响52-54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因性施教”策略的实施建议54-68
  • 4.1 “因性施教”概述54-55
  • 4.2 树立教师的性别差异教育意识55-58
  • 4.3 教师应完善教学策略,实现性别优化发展58-61
  • 4.3.1 兼顾性别特点,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动机58-59
  • 4.3.2 转变教学方式,推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进程59-60
  • 4.3.3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60-61
  • 4.4 分别做好男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61-64
  • 4.4.1 建立和完善高校心理咨询机制,关注两性身心健康61-62
  • 4.4.2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62
  • 4.4.3 重点关注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62-63
  • 4.4.4 鼓励和支持男女生的正常交往63-64
  • 4.5 优化教育环境,发展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64-65
  • 4.6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65-68
  • 4.6.1 辅导员、班主任应准确把握男女学生的不同思想状态65-66
  • 4.6.2 党团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性别差异66-67
  • 4.6.3 家庭教育中关注性别差异,促进两性和谐发展67
  • 4.6.4 营造性别差异教育的社会氛围67-68
  • 5.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74-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78-79
  • 发表的学术论文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敏;;“8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自我教育与自我评价——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模式探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刘加霞;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 肖巍;;关于“性别差异”的哲学争论[J];道德与文明;2007年04期

4 何佩群;;性别视角下的发展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林小芳;;社会性别理论与中国妇女史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陈霞;;教师性别意识现状调查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7 王淑荣,王亮;男女大学生性别差异研究[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何丽君;教育对性别差异的应答[J];教育评论;2000年05期

9 戴斌荣;;儿童性别教育中的“扬长”与“取长”[J];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10 强海燕;自信心的性别差异与女生的教育[J];教育评论;199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性别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50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a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