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大学城兴起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22:26
  当知识经济时代把高深知识作为社会生产力时,高等教育必然全方位渗透、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封闭的、独立的传统围墙大学必然走向开放的、接纳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城,即大学从卓然独立于城市的“象牙之塔”到徘徊于城市边缘的“研究型大学”到终于走进了城市的中心,开始与城市携手交融的这一发展趋势必然引致一种新理念——“大学城市化”的进发,一种新创意——“大学城”的诞生。 本篇论文通过对大学城在我国的产生、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探索大学城如何真正发挥它对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巨大扩散和辐射功能,如何成为城市发展中心等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课题研究的渊源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大学城的兴起
    (一) 大学的起源与欧洲农业经济社会
    (二) 大学的发展与工业经济社会
    (三) 大学城市化与知识经济社会
二、 大学城的定位
    (一) 大学城的概念和模式
    (二) 大学城的设计和内涵
    (三) 大学城的特征
三、 大学城的功能
四、 大学城的发展策略
    (一)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 大学城办学理念的开放性
五、 个案研究:苏州研究生城
    (一) 苏州研究生城的建设背景
    (二) 苏州研究生城的组织机构
    (三) 苏州研究生城的概念规划
六、 大学城断想
参考文献
后记: 感谢读研的日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创新[J]. 迟景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2]大学城社区文化的理论与建设初探[J]. 袁圣军.  江苏高教. 2002(03)
[3]西方教育思想及校园建筑——新校园建筑溯源[J]. 马清运.  时代建筑. 2002(02)
[4]现代大学城的性质、特征和作用[J]. 徐志伟.  江苏高教. 2001(06)
[5]大学城内部管理体制构建初探[J]. 陈发美.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6)
[6]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 潘懋元.  现代大学教育. 2001(03)
[7]从新浙江大学的成立论杭州成为中国“大学城”的必要及可能[J]. 范今朝.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
[8]关于“大学城”:概念规划与概念设计[J]. 柯森.  高教探索. 2001(01)
[9]论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 刘玉皎.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J]. 丁小浩,陈良焜.  教育发展研究. 2000(02)



本文编号:3562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562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1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