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大学合理定位及引导机制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6:44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逐步形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局面。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如何在发展中形成大学的特色,大学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定位理念,如何合理确定自己的位置,是新形势下大学有效治校的重要环节,也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面前的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 本文从大学定位的内涵着手,在我国大学定位面临的新背景下,对当前我国大学不能合理定位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挖掘出不能合理定位的根源所在;同时,指出了大学合理定位的主要依据,并详细论述了大学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服务方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社会形象定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定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规定了大学定位的具体原则,即分类定位原则、服务面向原则、功能效益原则、市场竞争原则、比较优势原则。 美国是拥有世界知名大学最多的国家之一,它继承了欧洲古曲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大学的理念,扎根于美洲探险家文化之中,开创了一条新的大学成功发展之路,成为当代世界大学的典范。研究和借鉴美国大学发展和定位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大学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合理定位。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大学定位的内涵
    1.1 定位的含义
    1.2 大学定位的含义
    1.3 大学定位包涵的三个层面
2 我国大学定位的历史与现状
    2.1 我国大学定位问题的由来
    2.2 当前我国大学定位的新背景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2.2.2 当前我国大学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 当前我国大学不能合理定位的主要原因剖析
        2.2.4 我国大学不能合理定位的根源
3 西方高等教育认识论及美国大学定位经验借鉴
    3.1 西方高等教育认识论的理论代表
    3.2 对美国大学定位的认识和启示
        3.2.1 美国大学百年发展与改革概况
        3.2.2 美国大学定位的特点
        3.2.3 美国大学发展定位启示
4 我国大学合理定位的主要依据与内容
    4.1 我国大学合理定位的主要依据
    4.2 我国大学定位的体系内容
        4.2.1 办学类型定位
        4.2.2 学科性质定位
        4.2.3 服务方向定位
        4.2.4 办学特色定位
        4.2.5 社会形象定位
    4.3 我国大学定位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3.1 大学定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4.3.2 我国大学定位的具体原则
5 我国大学合理定位引导机制的建构
    5.1 宏观层面——外部机制建构
        5.1.1 政府指导机制的建构
        5.1.2 社会引导机制的建构
        5.1.3 科学合理评估机制的建构
    5.2 微观层面——内部机制建构
        5.2.1 大学自主办学、自我约束机制的建构
        5.2.2 大学科学规划和定位内部机制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 冯向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2)
[2]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 潘懋元.  中国大学教学. 2004(01)
[3]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 陈厚丰.  中国高教研究. 2003(11)
[4]寻求高校内部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兼谈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战略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J]. 孙宗禹.  大学教育科学. 2003(03)
[5]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 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03)
[6]美国大学定位与个性化发展[J]. 别敦荣.  高等教育研究. 2003(01)
[7]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 别敦荣.  中国大学教学. 2002(12)
[8]艰难的选择——大学排名中的质量评价问题[J]. 裴云.  教育发展研究. 2002(11)
[9]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整合认同——大学定位的再思考[J]. 周光礼,刘献君.  江苏高教. 2002(01)
[10]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 郭桂英,姚林.  江苏高教. 2002(01)



本文编号:3582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582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