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5 18:55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触角已经渗入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信息的解读、对现实的理解、对价值的判断,无一不受到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能否理性使用媒介并有效利用媒介,对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素养逐渐成为公民基本文化素养的延伸,成为每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媒介素养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而在我国,这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崭新的领域,存在大量空白:媒介素养的内涵及意义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知和充分的肯定,对我国公民媒介素养的相关实证研究屈指可数,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尚未建立。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首先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一套衡量媒介素养的多层面框架,包括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媒介理解、媒介分析、媒介批判、媒介评估和媒介制作七个方面。 在这个衡量框架下,本文以六所上海高校的三百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对上海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 谢
摘 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认识媒介素养
    (一) 媒介素养的概念内涵
    (二) 媒介素养的历史发展和理论渊源
    (三) 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素
    (四) 媒介素养的衡量框架
三、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实证研究
    (一) 研究回顾
    (二) 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实证研究
    (三) 影响媒介素养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四) 研究结论
四、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策略
    (一) 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
    (二)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五、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 张艳秋.  国际新闻界. 2005(02)
[2]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教育[J]. 陈龙.  国际新闻界. 2005(02)
[3]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萌芽的阐发[J]. 李秀云.  新闻记者. 2005(01)
[4]媒介“封杀”与公民媒介素养[J]. 戴永明,蒋宏.  新闻记者. 2004(05)
[5]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J]. 臧海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06)
[6]应该提高全民的传媒素养[J]. 谢金文.  新闻记者. 2003(09)
[7]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 张冠文 ,于健.  中国远程教育. 2003(13)
[8]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 宋小卫.  国际新闻界. 2000(04)
[9]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 大卫·帕金翰,宋小卫.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02)
[10]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下)─—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 宋小卫.  当代传播. 2000(03)



本文编号:3691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91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