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就业评估实用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04:22
  大学生就业评价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大学办学水平的主要方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导航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重视就业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以往“单一指标”的就业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现行的要求。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评估体系,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构建的高校就业评估体系,以系统观点与综合评价方法,旨在优化高校就业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建立起密切联系。既能适用于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间的就业评价,也可以用于高校内部的院系评价,同时注意信息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体现了系统的实用性和预测效用。 本文以综合评价为理论基础,遵循科学性、导向性、系统性、可行性的原则,应用专家调研法建立了就业指标体系,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中采用了组合集成赋权法,引入了具有激励(惩罚)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和多层次递阶结构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对该评估体系进行了实用分析。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2 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概述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国内外就业评价体系比较
    2.1 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高校就业评价与管理
        2.1.1 美国高等教育的就业服务与评价系统
        2.1.2 英、德和香港地区的高校就业管理系统
        2.1.3 日本高校的现有就业机制
    2.2 我国现行就业评价体系
    2.3 国内外不同评价体系比较下的启示
第3章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与指标体系建立
    3.1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3.1.1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3.1.2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3.2 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3.2.1 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
        3.2.2 高校因素的影响
        3.2.3 用人单位的影响
        3.2.4 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3.3 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3.2 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筛选
        3.3.3 新建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第4章 实用型就业评估系统的构建
    4.1 综合评价方法的引入
    4.2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4.2.1 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赋权法
        4.2.2 基于"柔性协商视角"的"群体协商"评价赋权法
        4.2.3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赋权法
        4.2.4 具有综合集成特征的赋权法
    4.3 模型构建
        4.3.1 基于指标性能的线性加权综合法
        4.3.2 具有激励(或惩罚)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4.3.3 具有多层次递阶结构的综合评价方法
    4.4 评估系统的实用说明
第5章 河北理工大学就业评估系统实用研究
    5.1 基于就业率指标的聚类分析
        5.1.1 聚类分析定义
        5.1.2 数据与指标选取
        5.1.3 聚类结果与分析
    5.2 聚类下具有激励(惩罚)特征的就业状况综合评价
        5.2.1 一类具有激励(惩罚)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5.2.2 聚类分析下激励(惩罚)特征综合评价的应用与分析
    5.3 具有多层次递阶结构的就业评价系统
        5.3.1 多层次递阶结构就业评价系统的指标修正
        5.3.2 多层次递阶结构就业评价系统的权重确定
        5.3.3 多层次递阶结构就业评价系统的构建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J]. 张培德.  中国人才. 2007(15)
[2]关于高校就业率的思考[J]. 劳兆汉,蒋尊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3]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柯羽.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7)
[4]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 秦建国.  改革与战略. 2007(01)
[5]构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 韦传亮.  机械职业教育. 2007(01)
[6]对就业质量评价和定期发布制度问题探析[J]. 刘素华,韩春民.  学术交流. 2007(01)
[7]从评价指标反观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J]. 张向阳,柯羽.  嘉兴学院学报. 2006(01)
[8]大学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J]. 姜玉泉,魏国平.  学术界. 2005(06)
[9]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评价及其排名[J]. 裴伟斌,陈忠良.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10]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方法[J]. 王东清,颜兴中.  教育信息化. 2005(07)

硕士论文
[1]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学生素质评价与就业竞争力研究体系[D]. 刘锐.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32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732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