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31 10:52
  当今时代,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的和谐文化建设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促进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历史,总结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经验教训,能够更好地为现阶段的工作服务,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品质,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探索了改革开放以后到十二大召开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历史,该时期最大的特征是拨乱反正。该时期的教育背景主要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考制度的恢复;取得的主要成效是教育制度初步恢复,新内容和新方法出现,诚信观念初步树立,诚信教育研究开始起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制度不健全,内容较陈旧,方法有效性不强,教育受到极左因素干扰。该时期是改革开放后大学生诚信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最大的特征是拨乱反正,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分析了十二大到十四大召开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历史,该时期最大的特征是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存、高等教育改革实施的社会...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对诚信教育含义的研究
    二、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地位的研究
    三、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的研究
    四、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研究
    五、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的研究
引言
第一章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拨乱反正期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背景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二) 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 高考制度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效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初步恢复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新内容和新方法的产生
        (三) 大学生诚信观念初步树立
        (四) 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开始起步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不健全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部分内容较陈旧
        (三)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有效性不强
        (四) 大学生诚信教育受到极左因素干扰
第二章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期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背景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四) 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效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基本建立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日渐丰富
        (三)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有所增加
        (四) 大学生诚信理念得到强化
        (五) 大学生诚信教育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遭遇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思潮冲击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受到商品经济中负面因素的影响
        (三) 诚信教育队伍存在的问题较多
第三章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期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背景
        (一) “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
        (四)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出台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效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日益完善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增加
        (三) 大学生诚信教育和管理的网络化
        (四) 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逐步优化
        (五) 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研究发展迅速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执行不力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科学技术双刃剑的挑战
        (三) 大学生诚信知行分离现象增多
        (四) 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的科学研究滞后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历史启示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一)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大学生诚信教育
        (二) 坚持中国特色,开展适合国情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三) 坚持发展思路,实施促进现代化和学生成才的诚信教育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应注重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增强内容的有效性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增强方法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制度
        (一)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
        (二) 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评价制度
    四、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优化诚信教育环境
        (一) 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学校环境
        (二) 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家庭环境
        (三) 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环境
    五、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加强理论研究
        (一) 加强诚信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 加强诚信教育队伍建设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J]. 郑若玲.  教育研究. 2005(03)
[2]从电脑游戏“红色警戒”看美国的文化渗透[J]. 韩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07)
[3]学校诚信道德建设的问题和方法[J]. 邱伟光.  思想·理论·教育. 2002(02)
[4]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大学生的品德修养[J]. 杜建国.  道德与文明. 1991(05)
[5]价值的冲突——上海市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 赵一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2)



本文编号:3733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733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8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