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社会整合视阈中的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9:47
  社会整合与教育问题既是一个传统的话题,又是一个在当代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社会整合的大系统中,教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大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如何发挥大学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是一个关系到社会能否持续稳定以及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本研究以社会整合为研究视角,以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结构整合和规范整合方面,对其价值意义、教化模式、问题现状等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的意识形态再生产是指大学实施的政治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特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建立在群体间对价值信念共同认同基础上的一种相互协调统一的存在状态,维系社会整合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是集中反映某社会集团或阶级意志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往往成为社会整合的价值基础。对于统治阶级而言,通过广泛的政治社会化途径达成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到政权合法性和政治稳定的大局。教育是统治者实施意识形态教化,达到社会整合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体现出社会整合的一种“软权力”。古今中外思想家对...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主要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二) 国内文献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整合与教育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社会整合及其核心要素
        (一) 社会整合概念的提出
        (二) 意识形态的内涵
        (三) 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二、意识形态再生产与政治社会化
        (一) 意识形态再生产是实现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的需要
        (二) 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实现途径:政治社会化
        (三) 政治社会化中的学校教育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
    三、教育与社会整合关系的理论基础
        (一) 早期中外思想家关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论述
        (二) 功能主义的相关教育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第三章 社会整合视阈中的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基本特性
    一、大学是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社会力量
        (一) 可能性
        (二) 大学对促进社会整合的特殊意义
        (三) 大学影响社会整合的主要媒介:知识、知识分子、大学生
    二、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内涵与特点
        (一) 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内涵
        (二) 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基本任务
        (三) 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特点
    三、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教育途径和方式
        (一) 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直接或间接控制教育体系
        (二) 通过显性课程,系统传递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三) 通过隐性课程,隐蔽地进行意识形态再生产
    四、社会整合视阈中的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包含的基本矛盾
        (一) 大学组织的自主性与国家政治社会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二) 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工具性和教育的目的性之间的矛盾
        (三) 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化模式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社会整合视阈中的中国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化模式的形成
    一、中国近现代大学政治社会化历程
        (一) 中国近代大学政治社会化历程
        (二) 中国现代大学政治社会化历程
    二、中国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化模式的特点
        (一) 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完整的意识形态组织保障
        (二) 主流意识形态具有一元论的强势地位和排他性
        (三) 高度集中统一的至上而下的教育安排
        (四) 形成专业化、学科化的专门教育领域
    三、中国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化模式形成的社会原因
        (一) 政教合一的文化传统
        (二)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指导思想的确立
        (三) 政治权力和政治体制的影响
        (四) 中国大学学术传统的作用
        (五) 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社会整合视阈中的当代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育改革
    一、当代大学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时代境遇和挑战
        (一) 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变革
        (二) 全球化的挑战
        (三) 网络的巨大影响力
    二、当代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面临的主要教育问题
        (一) 大学教育中的主导政治价值观受到冲击
        (二) 教育主体淡化了意识形态的价值意义
        (三) 教化模式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漠视
        (四) 理论上的强化和实践操作层面的弱化滞后
    三、社会整合目标下当代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育活动的价值目标
        (一) 实现社会整合的意识形态基本结构要素
        (二) 当代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 当代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育活动的主要价值目标
    四、社会整合目标下当代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教育的改革路向
        (一) 达成现代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认识转变
        (二) 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要体现足够的弹性和包容性
        (三) 构建多渠道教育的文化思想平台
        (四) 从传统教化模式向人本教育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9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79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