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09:0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加强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还关系到民族、国家未来的命运和前途。 基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认同理论,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可划分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三个主要内容。本论文对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作为调查维度,并进行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四个方面的测评。测评结果发现,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精神认同,但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种种社会矛盾、功利化教育思想等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弱化,具体表现在国家安全意识弱化、传统文化底蕴不够深厚、价值取向有所偏移。针对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论文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的对策分别是,优化民族精神认同教育目标和内容;创新民族精神教育载体;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教育合力;优化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 民族精神 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1-13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2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22
  • 1.4 研究思路22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22-24
  • 第二章 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概述24-36
  • 2.1 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24-28
  • 2.2 认同的涵义28-29
  • 2.3 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的主要内容29-31
  • 2.4 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教育的具体内容31-36
  • 第三章 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36-44
  • 3.1 对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状况的调查36
  • 3.1.1 调查对象36
  • 3.1.2 调查方法36
  • 3.1.3 调查维度36
  • 3.2 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现状36-44
  • 3.2.1 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具有一定了解36-37
  • 3.2.2 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较强37-38
  • 3.2.3 国家安全意识弱化38-41
  • 3.2.4 传统文化底蕴不够深厚41-43
  • 3.2.5 价值取向有所偏移43-44
  • 第四章 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4-52
  • 4.1 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响44-45
  •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缺陷45-48
  • 4.2.1 民族精神认同的培育目的不够明确45-46
  • 4.2.2 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46
  • 4.2.3 缺乏政治、社会实践46-47
  • 4.2.4 缺乏新时代榜样的带动力量47-48
  • 4.2.5 缺乏创新的教育载体48
  • 4.3 全球化浪潮对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的消极影响48-49
  • 4.3.1 全球化致使大学生国家认同弱化48-49
  • 4.3.2 全球化致使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淡化49
  • 4.4 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49-51
  • 4.4.1 唯利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50
  • 4.4.2 社会不公现象的消极影响50-51
  • 4.5 家庭、社会、学校三方没有形成教育合力51-52
  • 4.5.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形成合力51
  • 4.5.2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形成合力51-52
  • 第五章 解决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问题的对策52-60
  • 5.1 优化民族精神认同教育目标和内容52-53
  • 5.1.1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认同教育的核心目标52
  • 5.1.2 塑造理性精神与批判性思维52-53
  • 5.1.3 塑造民主精神与法治精神53
  • 5.1.4 树立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53
  • 5.2 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教育的载体53-56
  • 5.2.1 树立新时代榜样53-54
  • 5.2.2 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54-55
  • 5.2.3 以社会热点事件为载体55-56
  • 5.3 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教育的合力56-57
  • 5.3.1 注重沟通,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融合56-57
  • 5.3.2 加强配合,促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得益彰57
  • 5.4 优化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的环境57-60
  • 5.4.1 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7-58
  • 5.4.2 优化社会环境,弘扬社会正能量58-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66-70
  • 致谢70-72
  • 个人简介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长青;王箭;;东西方德育内容比较之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莫晓斌;;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3 梅萍;林更茂;;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4 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5 沈兴全,张晓辉;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探析[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6 赖雪梅;张艳新;;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效度的现实依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7 王利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在新形势下的境遇[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杨治华;中美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11期

9 邬承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培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黄保金;论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涵与继承发展[J];焦作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83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