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美国SPARK课程与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4 07:28

  本文关键词:美国SPARK课程与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

美国SPARK课程与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比较研究

刘恒玮  

【摘要】: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式颁布至今,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线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专家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量收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施模式,选择性的应用到我国的体育课堂之中。“集百家之长、创自家之新”,为完善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停地探索。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对美国SPARK课程和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在历次参加SPARK课程培训的两百多名一线体育教师中随机选择53名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从体育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研究分析,旨在为我国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实施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研究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课程理念相似。两国课程理念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锻炼意识和运动习惯。 2.课程目标各有侧重。SPARK课程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负荷以及运动技能的获得;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强调课程目标的全面性,体现三维健康观以及体育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3.教学方式殊途同归。SPARK课程的教学方式具有竞赛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更加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灵活性,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同时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4.课程评价着重学生发展。两国的课程评价都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个体发展评价,内容稍有不同,但均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力。 5.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各有千秋。SPARK课程注重各种新型体育项目的教学化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丰富,开发空间很大,体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6.课程实施整体效果不同。SPARK课程实施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内容循序渐进,学生体能与技能发展较好;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注重4个学习方面目标的整体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23.8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7
  • 一、研究背景12-14
  • 二、研究意义14-17
  • (一) 理论意义14-15
  • (二) 实践意义15-17
  • 第一部分 综述研究17-45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的研究17-21
  • 1. 课程17-18
  • 2. 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8
  • 3. 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NASPE)18-19
  • 4. 体育与健康课程19-20
  • 5. 美国SPARK课程20-21
  • 二、美国SPARK课程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比较21-45
  • 1. 体育课程理念21-22
  • 2. 体育课程目标22-28
  • 3. 体育课程内容选择28-33
  • 4. 体育课程教学过程33-36
  • 5. 体育课程评价36-41
  • 6.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1-45
  • 第二部分 中美小学体育课程比较调查研究45-56
  • 一、研究目的45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45-47
  • (一) 研究对象45
  • (二) 研究方法45-47
  • 三、研究结果47-54
  • (一) SPARK课程理念和认知应用47-48
  • (二) SPARK课程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了解程度48-49
  • (三) SPARK课程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49-50
  • (四) SPARK课程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选择50-51
  • (五) SPARK课程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51-52
  • (六) SPARK课程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52-53
  • (七) SPARK课程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53-54
  • 四、结论与建议54-56
  • (一) 结论54-55
  • (二) 建议55-56
  • 附录56-61
  • 参考文献61-64
  • 后记64-6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革;于航;衣洪波;;美国SPARK课程的SOFIT评价与中国体育课堂练习密度评价的比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昂庆;;中美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比较研究——基于美国SPARK课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王建中;龚雪梅;;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隐性目标“显性”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4 骆峰;;基于“SPARK”课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思考与启迪[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徐士强;;美国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SPARK项目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4期

    6 王国鹏;梁龙旭;;对SPARK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阎智力,金玉光;中美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刘志丹;张军;;“初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系列文章之二:打通体育与其它课程的任督二脉[J];体育教学;2009年08期

    9 胡卫星;梁龙旭;;“初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系列文章之四:拓宽广度,挖掘深度——SPARK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教学;2009年09期

    10 尹志华;王国鹏;;“初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系列文章之五:为了孩子们心中的“彼岸”——SPARK课程目标体系之探析[J];体育教学;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循豪;人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芳;健美操教学中的即时反馈强化控制模式实验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石磊,王勇;面向21世纪构建新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佟玉永;“三维体育”教学法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窦毅;对鞍山市与铁岭市老年体育现状的对比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温安生,成守允,肖成兵;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与高校体育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6 许之屏;邱小梅;;我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阻滞因素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6期

    7 陈曙;;湖南省小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8 芦金峰;;体育社会化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毕荣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其困惑[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郭伟;;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田振权;;高中《体育与健康》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2 陆丽娟;蒋俊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体育教学[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娜;;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心理学理论辨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三亮;;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A];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天琳;张建平;;高中学生气质差异与体育模块教学研究[A];《西部体育研究》2011年第4期(总第124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吕慧;后工业社会视野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山西大学;2011年

    5 谭朕斌;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6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邱瑞瑯;技击性运动概论及其制胜原理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传婷;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国旺;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瑜伽教学现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淑玲;乌鲁木齐市部分中学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莹;武汉市部分初级中学校内运动会开展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亚军;上海市国际学校与普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洪亮;大连市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文武;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立秋;淮安市高校体育课程现状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代志星;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竞赛改革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论体育价值实现的几个维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王大中;当代大学生体育需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李京诚,孙伟;体育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何远梅,韩会君;论世纪转换中国体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赵海龙;马丙奎;刘勇;;美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扈中平,蔡春;教育人学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新安;重视主体性体育推进素质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赵兴;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理念的关注点[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邰博;相利;;中学体育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远;;浅谈小学体育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3年10期

    2 江松;;把握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三要点[J];教书育人;2013年28期

    3 徐珺;;让体育游戏激活小学体育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02期

    4 田龙;;小学体育课堂快速分组四例[J];体育教学;2014年01期

    5 王龙;;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设探究[J];学园;2013年35期

    6 廖海燕;;小学体育课堂提问三个“度”[J];内蒙古教育;2014年08期

    7 裴夺;;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01期

    8 曾小君;;巧妙组织体育课堂,构建小学体育高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03期

    9 马双林;;构建高效小学体育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03期

    10 宋志忠;;体育强体魄 合作增素质——浅谈小学体育如何有效开展合作教学[J];学苑教育;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桂凤;李强;李京诚;;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韩桂凤;李强;;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宋青;;运用新理念,营造体育新课堂——小学体育开放式教学初探[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冯小炎;王菲;;小学体育课堂游戏的开发与实践[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大成;;向体育强国迈进中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沉思与发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姜松岩;;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7 郑仁龙;;新课程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拥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初探”的结题报告——“我游戏 我健康 我快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9 揭英琼;;浅析小学体育教育如何促进“后进生”的转变[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10 孙建顺;;激趣 探索 合作 反思——构建小学体育“JTHF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山东省禹城市实验小学 梁峰;[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记者 崔江波 通讯员 保公;[N];红河日报;2008年

    3 新野县教师进修学校 田凡;[N];学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海燕;[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静;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郝燕芬;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3 刘成祎;小学体育规范化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峰;运用教育策划理论开展小学体育的理论与实践[D];扬州大学;2011年

    5 王磊;家长代表参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李秋月;广州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7 张小雨;衡水市农村小学体育安全风险调查[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向禹;重庆市马家堡小学体育创新教学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刘学;对烟台五区小学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分析[D];鲁东大学;2012年

    10 杜鹏;新课程标准下济南市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SPARK课程与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39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