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长春市二道区中学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0 18:35

  本文关键词:长春市二道区中学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09年

长春市二道区中学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汤海斌  

【摘要】: 当前,中小学生在校安全已经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多,特别是国家教委实行“阳光体育”以后,体育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活动的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还包括越来越多地参加体育俱乐部和课外体育活动。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培养体育后备力量是有益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的运动损伤逐年增多,这些事故会给学生带来恐惧心理,而消除这些恐惧心理,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还会影响到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及他们正常的学习和健康,也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更会影响到家长、社会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信任度。 注重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工作,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第一战场。它是教会学生知识,学会如何预防损伤的主要阵地。效果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练习的努力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的坚持程度等等。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他们担负着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是否重视体育潜在的运动损伤危险,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具效力的因素。同时,体育教师对会对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但是,在以往有关体育课学生运动损伤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仅局限于从宏观理论层面探讨,缺乏对出现意外事故的预防进行具体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此,本研究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对二道区中学体育课堂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发现体育课运动损伤的特点,为以后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并为今后更好的进行运动损伤预防提供参考依据,这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长春市二道区学生运动损伤进行调查与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预防重于治疗。为了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应做到: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 2、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 3、重视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4、加强关节、韧带等易伤部位的训练; 5、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6、加强医务监督和设备检查; 7、规范运动场地、器材的使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807.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13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文献综述9-13
  • 1.2.1 运动损伤理论研究述评9-10
  • 1.2.2 中学生运动损伤理论研究述评10-13
  • 1.2.2.1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10-11
  • 1.2.2.2 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11-13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13-15
  • 2.1 研究对象13
  • 2.2 研究方法13-15
  • 2.2.1 文献资料法13
  • 2.2.2 专家访谈法13
  • 2.2.3 问卷调查法13-14
  • 2.2.4 数理统计法14
  • 2.2.5 逻辑分析法14-15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5-20
  • 3.1 学生体育运动损伤调查分析15
  • 3.2 具体年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15-16
  • 3.3 学生损伤原因调查分析16-18
  • 3.4 学生损伤部位调查分析18
  • 3.5 学生损伤性质调查分析18-19
  • 3.6 学生损伤时间调查分析19-20
  • 4 结论与建议20-22
  • 4.1 结论20
  • 4.2 建议20-22
  • 参考文献22-24
  • 附录24-30
  • 后记3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广峰;;体育伤害事故对中学体育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3期

    2 杜凌云;;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4期

    3 张洋;;运动损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干扰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小游;不同体质状况成年人运动伤害的发生及危险因素的筛查[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朱建明;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伤害流行病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3 李晓亮;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风险评估及运动安全策略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荣,朱保成;浅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高方忠;在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2期

    3 刘熙,刘雄;对体育院系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丁健,孙淑萍;学校体育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J];福建体育科技;1999年06期

    5 常静;关于高等院校体育运动损伤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付安国,汪英;浅谈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J];湖北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7 谢立梅,孙秀燕;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8 周玉成;;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周晶,朱志翔;体育课教学如何预防运动损伤[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10 田春霞;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燕;吴新雷;;《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第二套)1-2级动作对中年女性身体机能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4期

    2 胡晓飞;“导引保健功”提高中老年妇女神经、心脏机能的效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3 刘卫,宋光春;短时程足量补充Vc和VB_1对36例 400m跑少年运动员血乳酸及运动成绩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张葆欣,陈昱,李建平;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1年训练前后形态、机能的变化及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王煜,张葆欣,王方,毛杰,黄庆;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6 王怡;;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7 张春一;李正花;姜成;唐勇;;吉林省东南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8 王文辉;;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专项运动损伤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昝金波;丁继彪;;中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与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2期

    10 王辉;;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及预防[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琳;减味无比山药丸结合导引术消除运动性疲劳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谋林;苏州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平;大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明;不同品牌跑步训练鞋和比赛鞋的力学特征及能量消耗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孙蒙蒙;对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陶宇佳多年训练安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张慧超;对古典式摔跤运动损伤特征及其诱发因素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6 康洁;空竹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艳琴;西安体育学院排球教学课中学生准备活动实习现状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8 程鹏;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篮球课程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朔;对我国甲A女篮队员的运动损伤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高进;太原市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D];山西大学;2005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荣,朱保成;浅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余振东;简立强;栾坤;吴帆;郭一峰;;江西省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褚宏启;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问题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凌平,王清;论体育运动的风险与体育保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张超慧,张俊;学校体育风险利益透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李淑芳;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创伤的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7 于少勇;王炜华;;我国优秀女足队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徐建武;张国伟;毛锐;张勇;丁伟;聂静波;;北京市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9 张晓丹;葛春林;;中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杨小永;张学忠;魏争光;;论学校体育“体质派”与“多目的论”分歧的症结[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尔;高淑杰;;国家青少年短道速滑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军;运动风险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单雪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宋大维;北京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高进;太原市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D];山西大学;2005年

    4 王勇;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规避[D];四川大学;2005年

    5 麻冬梅;黑龙江省大众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严玉洁;闵行区小学生运动伤害干预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童金茂;福建省普通高校运动伤害事故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倪欣;南京市中学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钟倩红;广州大学生运动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岩;任菲;;中小学体育安全相关因素筛查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顾大成;;跑步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熙,刘雄;对体育院系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余友儒,汪清详;体育运动中引发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改善措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常静;关于高等院校体育运动损伤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张弘;;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战迅,郝玉峰;对山东省中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6 赵雪敏,姚珂,王新宝;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董桂臣,李翠英,潘峰,周辉;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陆美琳;高校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研与预防[J];体育与科学;1997年04期

    9 杨鄂平,丁爱萍;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杨小林;我院学生474例运动损伤的调查[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红军;;谈体育课中学生的运动损伤[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11期

    2 帕尔哈提·里提甫;;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J];体育博览;2011年07期

    3 贾爱萍;;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J];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4 卢周芳;;浅谈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及其预防措施[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3期

    5 刘星;;试论体育课中损伤原因和预防措施[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年07期

    6 冯国敏;;田径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1年02期

    7 燕纪元,徐淑敏;大学生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措施的探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王明锋;;浅谈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J];职业技术;2009年02期

    9 肖朝辉;;农村中学生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与预防措施[J];考试周刊;2009年29期

    10 靳卫平,谢东;高校武术教学中运动损伤和安全预防[J];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航;柏开祥;;关于篮排足三大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2 麻冬梅;刘寒英;魏洪涛;;黑龙江省大众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韩晓微;;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张鹏;郭金龙;钱风雷;;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5 詹晖;李国平;谭连生;陈利;赵素芬;;膝关节运动损伤专家诊断系统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周之华;刘惠云;;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分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姚磊;;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李江;张燕冰;;我国甲A女篮队员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分布现状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苗欣;郭宏钰;鲁建东;矫玮;;我国优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庞晓冬;庞晓峰;衣雪洁;;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损伤的心理防范[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湘雅医院副教授 邱续强;[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河南省卫辉市第九中学 蔡玉全;[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沈丘县一高 李慧丽;[N];周口日报;2009年

    4 部国华;[N];中国体育报;2009年

    5 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 李磊;[N];商丘日报;2009年

    6 中国食品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理事长 杨则宜;[N];中国体育报;2009年

    7 山东枣庄市书院小学 李正成;[N];中国体育报;2010年

    8 四川省中江县南华镇中心小学 彭勇;[N];中国体育报;2010年

    9 盘县平关镇中学 邹合新;[N];六盘水日报;2010年

    10 河南省汝州市 路龙伟;[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启成;抽油机井油管失效机理及事故预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杜建伟;海南省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汤利军;我国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康泰.安东尼.斯蒂芬;塞拉利昂独立后田径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海斌;长春市二道区中学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海平;唐山高中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调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诚钧;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宁;咸阳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来;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珊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入职前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雪光;陕西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贤民;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教育阶段性特点期望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孝华;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丁士良;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长春市二道区中学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3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83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