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嬗变与优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2-12-03 22:45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长河中,龙舟文化作为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承载了广大人民深印入骨的民族记忆、精神传承,历两千年而经久不衰,其独特印记,刻满了华夏九州、全国各地。滔滔江水,奔流向前,见证了秭归龙舟文化的生成流变。历经各个时期的发展和变迁,诞生、兴起于屈原故里的秭归龙舟文化在历史演进中蕴涵着深沉的文化内涵。2009年,以秭归龙舟文化为核心元素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世界各地文化融合、交流不断深入,秭归龙舟文化的生存土壤、表现形式、精神内涵也随之变化,其面临的传承、生存危机也日益加剧。因此,探索全球化进程中秭归龙舟文化面临的内部和外部诸多挑战,以及在适应现代环境的需求下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实现和谐共生是本文更深远的意义。本论文采用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秭归龙舟文化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因嬗变引发的危机以及应对策略,并得出如下结论:1.秭归龙舟文化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的密不可分。秭归龙舟文化在不断优化自身发展下,以多种形式并存共生历,并在历史演进中蕴涵着深沉的文化内涵。其文化的生成、存...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嬗变与优化路径


文化生态理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嬗变与优化路径


文化结构层次图

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嬗变与优化路径


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竞渡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研究[J]. 王凤春,蒋侠.  中国文化研究. 2018(04)
[2]广东礼乐龙舟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侯海燕.  体育文化导刊. 2017(11)
[3]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路径选择——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刘春玲.  山西档案. 2017(01)
[4]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徐剑,郑森.  湖北体育科技. 2017(01)
[5]魂兮归来返故居[J]. 周凌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16(06)
[6]文化生态视野下佛山武术之乡的形成与发展流变[J]. 龚建林,许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11)
[7]民族生态文化与舞蹈民族风格[J]. 杨雯,张大鸣.  四川戏剧. 2015(01)
[8]中华龙舟文化传承与对策研究[J]. 孙士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4(30)
[9]龙文化与龙舟竞渡发展研究[J]. 张一龙,张子沙.  云梦学刊. 2014(03)
[10]从文化生态视域透视传统武术文化[J]. 李贤跃,蒋莹.  科技信息. 2014(03)

博士论文
[1]民间习武共同体的文化生态保护论[D]. 武超.北京体育大学 2017
[2]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D]. 徐建.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试论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 郭竞.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文化生态的哲学探析[D]. 韩振丽.新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07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707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