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单侧前臂缺失对人体基本动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9-17 18:10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单侧前臂缺失在走、跑和落地动作中对运动学、动力学和神经肌电特征的影响,为肢体残疾人群运动功能的康复、累积性损伤的预防以及肢体残疾运动员动作技术的优化等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单侧前臂缺失运动员和健全运动员各8名,进行走(1.3±0.2m/s)、跑(4±0.2m/s)和落地动作,通过红外动作捕捉系统、测力台、表面肌电采集系统,同步采集运动学、动力学和神经肌电数据。前臂缺失运动员作为实验组,将前臂缺失侧命名为缺失侧,另一侧为健全侧;健全运动员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走动作,支撑过程实验组缺失侧躯干扭转幅度显著大于健全侧;支撑开始时刻,缺失侧踝关节背屈角显著小于健全侧,支撑结束时刻,缺失侧髋关节伸角显著小于对照组;摆动开始,缺失侧踝关节跖屈角显著小于健全侧,在摆动期缺失侧踝关节内翻角显著小于健全侧。动力学参数阴性。走支撑期,缺失侧股二头肌积分肌电显著高于健全侧;摆动期,缺失侧臀中肌和股二头肌积分肌电显著高于健全侧和对照组,竖脊肌积分肌电亦显著高于健全侧。跑动作,支撑过程实验组缺失侧的躯干扭转角显著大于健侧和对照组,缺失侧摆臂速度显著大于健全侧和对照组;支撑开始时...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肢体残疾人现状与运动情况
        2.1.1 肢体残疾的概念
        2.1.2 肢体残疾人的运动状况
    2.2 肢体缺失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2.2.1 运动形态因素
        2.2.2 冲击力因素
        2.2.3 神经控制因素
    2.3 总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设计
        3.2.3 测试步骤
        3.2.4 数据处理及指标选取
    3.3 数据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走动作的实验结果
        4.1.1 走的动作中运动学参数的变化
        4.1.2 走的动作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4.1.3 走的动作中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4.2 跑动作的实验结果
        4.2.1 跑的动作中运动学参数的变化
        4.2.2 跑的动作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4.2.3 跑的动作中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4.3 落地动作的实验结果
        4.3.1 落地动作中运动学参数的变化
        4.3.2 落地动作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4.3.3 落地动作中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单侧前臂缺失对走动作的影响
        5.1.1 单侧前臂缺失在走动作中对躯干和上臂的影响
        5.1.2 单侧前臂缺失在走动作中对下肢的影响
    5.2 单侧前臂缺失对跑动作的影响
        5.2.1 单侧前臂缺失在跑动作中对躯干和上臂的影响
        5.2.2 单侧前臂缺失在跑动中对下肢的影响
    5.3 单侧前臂缺失对落地动作的影响
        5.3.1 运动学影响
        5.3.2 动力学影响
        5.3.3 表面肌电影响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7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847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