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环境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以建筑空间与行为分析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1 12:53
  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技术革命如火如荼进行,带来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筑教育相应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新内容,虚拟仿真实验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建筑类虚拟仿真实验涉及建筑功能与设计、历史建筑认知与保护、城市环境模拟与规划方面,呼应以建筑功能和空间设计为主线的国内建筑学教学体系,而对环境行为、环境心理方面关注不足。在此背景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探索环境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围绕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必要性、实施方案、教学实践三个问题展开论述,并对未来虚拟仿真实验在建筑专业教学中构建关联性课程生态、推进专业课的思政建设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提供思路和经验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 2020,(27)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环境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以建筑空间与行为分析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空间设计模块(a.主界面;b.功能设计;c.布展设计方案之一;d.布展设计方案之二)

课堂,教学模式,仿真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的真实性,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有效解决环境心理教学中调研实践周期长、教学成本大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的显隐性,解决了环境心理学分析方法教学过于抽象接受度不高的问题;虚拟仿真教学的可控性,通过模块设计将环境心理与设计教学紧密结合,营造关联性学习的课程生态。这是虚拟仿真实验的必要性。图1 0:建筑空间与行为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

建筑空间,仿真实验,主界面,行为


首先,虚拟仿真实验的真实性,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解决传统环境心理教学中调研实践周期长、教学成本大的问题。环境心理学研究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多以真实环境为研究现场,具有显著的实证性。而目前环境心理教学主要围绕传统课堂进行,“纸上谈兵”缺乏直观性与实践性,倘若频繁地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实践,教学周期长,教学成本大。虚拟仿真实验可真实还原现实情境,通过交互实时改变实验条件,模拟现实环境及其变化和人在环境中的认知表征,学生可随时随地在线操作与自主学习,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其次,虚拟仿真实验的显隐性,将真实环境中隐性的部分显性化,解决环境心理学分析方法教学过于抽象,学生接受度不高的问题。环境心理学采用跨学科的多元的研究方法,其中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特别是定量方法中数理逻辑的抽象性,学生经常采用生硬记忆,无法真正理解,如何将研究方法与实际研究问题结合并灵活运用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运用虚拟仿真实验,可将模型方法的逻辑过程与结果,显性化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增加学生的兴趣度与接受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科教学虚拟仿真实验之思考[J]. 李震彪.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09)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SPOC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城乡规划专业GIS课程为例[J]. 李渊,邱鲤鲤,饶金通.  中国建筑教育. 2018(01)
[3]建设中国“金课”[J]. 吴岩.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2)
[4]新技术与新数据条件下的空间感知与设计运用可能[J]. 叶宇,戴晓玲.  时代建筑. 2017(05)
[5]关联·集成·拓展——以学为中心的建筑学课程教学机制重构[J]. 韩冬青,鲍莉,朱雷,夏兵.  新建筑. 2017(03)
[6]将实验进行到底 写在“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之前[J]. 王澍.  时代建筑. 2017(03)
[7]清华大学数字建筑设计教学[J]. 徐卫国,黄蔚欣,于雷.  城市建筑. 2015(28)
[8]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 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6)
[9]建筑学教育体系改革的尝试——以同济建筑系教改为例[J]. 常青.  建筑学报. 2010(10)
[10]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J]. 常青.  建筑师. 2008(06)



本文编号:3259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59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