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5-05-14 10:09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将在文化日益多元化、国际化的环境中发展其职业生涯。文章以工科类大学生的认知、技能等方面的跨文化教育为目标,提出了以机电理论、数控操作技能、跨文化素质和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此培养模式为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地方大学提供了探索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素质和能力;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工科类毕业生把国内外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选择为就业的首选目标,并把其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优选对象。此外,随着海外劳务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毕业生到海外去寻找职业发展的机会。我国工科类大学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在文化日益多元化、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发展职业生涯是大势所趋。因此,只懂技术不具备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人才国际化的短板,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1]。
    现代制造业离不开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是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数控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2]。随着我国制造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将逐步代替传统的制造技术。我国数控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尤其是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国际化数控技术人才更为奇缺。
    一、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企业都引进了大批量的数控机床和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自动化生产线,制造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现在国内的很多企业已经通过引进大批数控机床和生产线,具备了现代数控制造的硬件条件,但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远远没有跟上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而相伴随的人才国际化,一个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等多维的、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高等教育必须把跨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中,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素质和能力、视野、知识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延边大学作为延边地区的最高学府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地处东北亚金三角核心地带的延边大学拥有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以及周边国家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培养跨文化素质和能力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数控人才是培养富有特色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四位一体”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数控机床是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机床。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数控技术是对传统机械制造业提升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它不仅包含传统机械和电气技术,而且还包含光机电(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气液一体化等高新技术。数控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为:机械原理和制造知识、制造工艺知识、电气知识、自动化知识、计算机知识、控制知识、CAD/CAM软硬件知识,设备维护维修知识等。综合对数控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和跨文化素质和能力教育要求,提出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机电理论、数控操作技能、跨文化素质和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数控技术人才主要从事应用和维修各类数控机床的工作,需要掌握各种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准确把握机床运行的重点部件、易损件、故障点的能力。要有扎实的机械和电气理论素养,才能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对设备结构、原理和使用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传统机械电气技术相结合,可以产生很多新的数控装备、加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因此,有必要了解光机电技术的发展前沿,并掌握这些新技术在数控技术上的应用动态。
    2.数控操作技能(包含CAD/CAM技能)是数控技术人才的基本能力。数控技术人才必须具备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技能以及高超的数控加工技术。尤其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数控人才,要具备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工作经验和经营策划能力。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CAD/CAM)是现代设计的最基本的设计工具,数控技术人员应具备熟练使用的能力。
    3.跨文化素质和能力培养课程和实践是实现跨文
    化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指:把通过进一步整合和开发多元文化教育资源而构建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培养掌握全球化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4.在应用数控技术过程中,应具备能够进行创新性工艺设计的技能和能力。根据不同零部件的不同加工要求,不但能够灵活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工艺创新设计。只有通过不断地对技术和设计进行创新才能使数控技术更上一层楼,产品加工质量才能够得到提高。现代数控技术讲究创新,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途径
    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数控人才不仅符合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且与民族大学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向相吻合。为了充分发挥延边大学多元文化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延边大学与国外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搭建的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如下的途径和方法来培养。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凝练专业基础和技术课
    程、境内外跨国公司和企业的实训、跨文化国际交流等教学方式和过程的优势,建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平台。此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校内外跨学科的合作以及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和信息资源的保障,而且需要学校与社会的互动。这样的教学平台显然区别于在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上简单地增加一门或几门跨文化课程。
    2.充分发掘延边大学得天独厚的多元文化教育资
    源,充分利用大学的国内外校外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工科类学生的实践性环节中与多元文化的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进行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模式。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建立和确定以机电理论、数控操作技能、跨文化素质和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为核心的符合“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为民族大学提供探索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3.打造一支具备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知识、视野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方式,激发教师投身多元文化教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4.不断完善跨文化素质和能力培养课程和实践教
    育体系。可以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老课程的改造、增加新内容、开设技术讲座等,努力打造多元文化特色课程群。借助延边大学丰富的多元文化课程资源,重新整合通识课和专业课,依据数控技术特点更加深入地开展教学。在打造特色课程群的同时,对国外原版教材的分析和调研,编写实用的、富有多元文化教育内涵的数控技能培训教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多元文化教育更为系统、丰富和完整。
    5.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开发国内外校外实践资
    源,提供更加丰富的跨文化实践信息和培训平台,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国际化的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到国内外的跨国企业或高校开展实训,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设各类讲座,使学生自由地在跨地域、跨时段、跨学科、跨专业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并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交叉渗透。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必须大力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本文从工科类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出了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四位一体”培养模式。此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提供大量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数控技术人才,而且真正做到培养和输送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国彬.加强大学生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李玉忠,罗海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过程中的数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
    [3]南红花,朴光秉.民族院校跨文化素质人才的培养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


本文编号:20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0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