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0 21:00

  本文关键词: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叭2年第34期

第33卷

总704期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l0NALANDTECHNICALEDUCATl0N

No.34.2012

V01.33

GeneralNo.704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顺德528333)

高职研究所,广东

摘要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通过财力、人力以及心力投入等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并成为

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双元制”提供的用工选择平台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推力;完善的制度设计与质量体系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必须加强制度的系统化设计,以保证系统要素的有效联动;同时,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重视,切实提升校企合作效果。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动力机制;德国

中图分类号G719.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2)34—0084—05

加芬科尔(H.Ga血nkel)认为:“每一种职业归根结底都只能在实践中学会。”这表明,实践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要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增强职业教育实践性的重要途径。但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是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实困扰,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最大特征就是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的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深入分析其校企合作机制的内在动力与推力,可以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参考。

作3~4天。学校主要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普通教育;企业工作基于培训法规,在合同框架内,在工作场所学习。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必须先获得企业提供的学徒工或实习工岗位,才可以申请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职业学院(本科)的入学条件是,还必须获得大学的入学资格,或者已经成为高级技师,有至少4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一模式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合理分工与良好协作,能够有效地将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既培养社会所需的“上手快”的高技能人才,又可以为个体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企业的重视与积极投入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吸收最大量中学毕

(结)业生的职业教育形式。德国中等教育阶段,约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观

“双元制”职业教育又称为“部分时间制”职业

教育,学生一周在职业学校上课1~2天,在企业工

收稿日期:2012一11—14

作者简介:罗丹(1978一),女,湖南湘潭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

育,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基于知识共享的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研究》(GDllY“03),主持

人:肖坤。

84

万方数据

有52.5%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其中,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最高,如表1所示,近年来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生中,60%以上选择了“双元制”职业教育,2012年,这一比例更是达到66%…。

表1

2006—2010年德国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与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数

学生数2006年

2007年2008年

20a19年2010年1

双元制166936217099361726703168164l1613579总体27818752802776280594027687712687974

双元制学生比例

6001%

61.Ol%

61.54%

60.74%

印.03%I

资料来源:EducatlonandResearch1nF19ures[Z].20l2:4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开始向高等教育层次上移,举办高等教育层次“双元制”的学校称为职业学院

(University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其学生规模

已占大学生规模的7%,定位在培养中层于部,如麦当劳店长、零售企业部门领导等。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

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并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其中,财力、人力以及心力投入是最主要的方式。

1.财力投入

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经济投入远远超过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2007年为例,该年度企业对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毛投入达到15.3万亿欧元,而政府投入仅2.9万亿欧元B】。这些投入集中在兴建职业培训中心、购置设备、支付企业实训教师工资以及为学生支付学费和薪酬等。

德国的培训企业自行负责培训设备的购置以及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培训津贴。大型培训企业一般直接出资建立自己的职业培训中心,如西门子公司、大众汽车公司、德意志银行、大型百货商店等,都有自己专门的培训中心,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曾经在奔驰梅克萨斯培训中心接受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既承担类似我国职业教育中实训车间和实践教学基地的角色,也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同时还提供真

正的“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

此外,由于德国有免费上学的传统,学生自掏腰包缴纳学费的观念比较淡薄,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如果需要支付学费,通常也是由企业代为支付。以德国第三大私立教育集团F+u集

万方数据

团为例,在其职业学院中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生,每月学费大约在530一540欧元左右,3年合计约2万欧元,这些通常都由接受学徒工的企业支付

给学校。

2.人力投入

企业获准举办“双元制”职业教育,必须配备专门的人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配备专门的“培训师”。“培训师”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5年以上职业实践经验的“技师学校”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2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Fachschule)毕业生,在通过职业教育学、劳动心理学的考试后,才能成为实训教师。其工作职责包括核查实施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制定职业教育计划、做好实施职业教育的准备、吸收学生参与、实施职业教育计划等”,。在大一点的企业中,举办职业教育通常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其工作范围远远大于技能训练。

除了培训师,中职层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还需要配备理论教师和导师。德国法律规定,提供中职层次“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每12个学生必须配备1个专门的培训师、0.5个理论教师和0.5个导师(tutor),导师负责联系家庭、学校,类似中国高校的辅导员。配备理论教师的目的,是辅导学生,弥补学校教育中理论教学的不足。高等教育层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对于企业配备理论教师则没有硬性规定。

3.心力投入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任务,而职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体应对现实工作情境的能力。因此,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性知识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真实的生产工作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工作价值观教育,加深学生对工作世界的认识,进而实

现职业能力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校和企业两部分并非简单的分工与合

作,企业实训不是简单地提供实习岗位,而是基于

职业工作过程,遵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精心设计出符合实际工作特点的综合的实践教育项目或任务,通过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综合的、整体的解决实际问

85

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真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这不仅要求企业培训师的积极参与,也要求企业主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不仅有权决定企业培训的有关事宜,还积极联系职业学校,参与制定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大纲,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与职业学校协调合作。此外,企业还参与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的起草等,真正将职业教育作为用心关注的重要工作。

二、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德国的法律没有规定企业必须举办职业教育,学生学徒期满后也没有义务必须留在提供学徒岗位的企业工作。相反,举办职业教育的企业还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即便如此,“双元制”职业教育依然是德国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并逐渐向高等教育层次延伸。据统计,德国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比例,总体为30%左右,企业越大,举办“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比例越高。具体如表2所示。

表2德国不同规模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比例

企业规模(雇员数)

1~9人

10.49人

50—499人

500人以上

企业数135万25.5万6.2万4000提供职业教育比例

16.50%

46.90%

70.10%

93.30%资料来挥:BH盱.bermany’sVocat]onaEducatlonat

GIance[EB/0L].

80nn.2003.[2012—1

1—27].httD://ww.wob.be/southafrlca/sltes/defau]t/

f{1e哟ermanys—vocat{onaL皇ducat{on—at—a—91ance.pdf.

(一)“双元制”提供的用工选择平台是企业参

与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

德国是一个劳动保护十分严格的国家,企业如需辞退某名正式员工,需要支付至少1年的工资作为补偿。德国正式员工的工资较高,能否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减少用工成本,是德国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与企业签订正式的培训合同,以学徒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工作,企业

只需要支付正式员工工资的1/3或1/4,即可获得积

极性非常高的学徒工,并可以在学徒试用期、两年半到三年的学习期中,充分了解学生,选择合适的员工。德国企业发现,参与职业教育培养优秀员工,较之面向市场招聘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尤其是企业规模越大,从中获益越多。这是吸引德国企业

积极投入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

86

万方数据

(二)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推力

从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来看,德国政府深刻认识到企业、行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突出意义,在顶层设计上给企业、行业参与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并借助研究力量有效降低企业、行业参与的难度。这成为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推力。

为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德国政府提供一定的培训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如为了平衡培训企业与非培训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人,鼓励企业投身职业教育,德国政府设立中央基金。所谓中央基金,指德国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培训经费,通常按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0.6%~9.2%来提取,具体比例根据当年经济发展状况确定H,。中央基金统一分配和发放,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包括中央基金在内的其他各种培训补助,都将根据企业类别、培训职业、培训年限和区域经济状况进行分配。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获得占其净培训费用50%~80%的培训补助,如果所培训的职业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企业可以获得100%的培训补助。

为减少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困难,提高培训质量,德国政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深入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形成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持。在联邦政府先后颁布《联邦职业培训法》《联邦职业培训促进法》等10多项法律法规中,对于职业教育348个职业种类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试要求,校、企分工协作方式、内容和时间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有效地吸引企业积极投身于职业教育之中,保证培训的基本质量。

政府良好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推动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在德国,职业是每个人的权利,政府有责任帮助公民找到合适的职业,也有责任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政府成立各级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从岗位需求到职业性向测试,甚至职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形成良好的信息网络。这些举措极大地增强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便利性,也非常有利于企业挑选到合适的员工,成为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重

要外围动力。

(三)完善的制度设计与质量体系是企业参与

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力

“双元制”为德国提供一套学校与企业既合理分工,又密切配合的职业教育制度。其中,学校负责理论教学,最终为考试合格的学生授予教育部认可的毕业文凭;企业负责实践教学,最终由行业协会组织考试,授予学生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以双证面向市场。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声誉,使获得举办资格的企业以此为荣,成为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力。

行业协会是“双元制”中企业教育部分的具体管理者。各行业协会下设职业教育委员会,其成员一般由6名雇主代表、6名雇员代表和6名职业学校教师组成,所有涉及职业教育的重要事宜,均须报告职业教育委员会,并听取其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审核培训企业资格和企业实训教师任职资格、发放资格证书、管理职业培训合同、组织实施培训学生的考试、发布培训法规以及提供培训咨询等。其中,行业协会负责对企业培训部分进行考试,教考分离及偏重实践的考试考查,有效保证“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推动其健康发展,也成为吸引新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

学校教育方面,德国的职业学校绝大多数为公立,由工商总会根据周边企业情况设立。学生在联系到提供学徒岗位的企业之后,可以自己选择学校,企业也会将其资料提交给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负责根据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予以分配。由于工商总会和行业协会的统筹,德国的职业学校之间竞争较小,开设的专业也各有侧重,但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以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学院为例,每门课程只有1次补考机会,特殊情况才可以向学术委员会申请2次补考(形式只能是口试),但2次补考的最高成绩只能是4分,(1分最高,5分最低),1门课程考试不通过,学生就无法毕业,必须退学。如果专业主干课有1J、_]没通过,学生在任何l所高校里都将无法继续相应专业的学习,只能换专业。课程学习中,缺课率超过25%的课程也需要重修。

三、思考与借鉴

在德国的多种职业教育形式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行业、企业主导型职业教育,企业、行业的参与程度超过其他任何一种职业教育形

万方数据

式。这一点既构成其成功的关键,也成为制约“双元制”职业教育推广的重要因素。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经验,仅停留在校企合作的形式上,也必然遭遇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深入分析“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呈现出的职教规律,根据我国的制度与文化环境予以适应性改造,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无疑将更为明显。

(一)加强制度的系统化设计,保证系统要素的有效联动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效果的发挥必须以各要素效能的有效发挥为基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主要停留在“人脉合作”阶段,由于缺乏制度支持,这种合作常取决于主要当事人的意向。如何使之制度化,保证大多数院系能与企业形成自然的、常规的合作关系,是

困扰职业教育办学者和院系管理者的重要问题。从

德国经验来看,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诸如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难度、管理的便利性、校企合作的成效等。其中,很多因素并非仅靠学校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德国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调动,是通过良好的顶层设计,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有效配

合予以实现的。当前,我国迫切需要深入认识校企

合作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从制度顶层对校企合作进行整体设计,将可能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充分考虑进来,通过系统的、整体的设计,以制度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并保证其合作质量。这需要政府承担起职业教育管理者的主体责任,协调教育管理部门与财税部门、人事部门、劳动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通力合作,共同为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扫除各方障碍与制约,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反过来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校企合作效果提升的关键,在于对工作过程的重视

我国当前的校企合作,更多的是依托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学生以见习、顶岗实习、轮岗实习等方式进入企业,了解具体职业。但由于学生实习时问有

限,在顶岗、轮岗过程中,通常难以对岗位的核心知

识有充分了解,也难以经历各种需要处理的可能情景,使校企合作,尤其是企业实训效果不佳,难以有效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实践能力。

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在于对职业教育基本规

87

律的把握不够,主要是对实践实训与技能提升的关系理解不够。我国职业院校普遍持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用来解决问题的技术是一定的,学生掌握既定的技术即可。在这种理解下,企业实训是作为学生掌握相应技术的一个环节。

与我国对技术的理解不同,德国职教界更多是在“目的——手段”关系下从“建构”的视角理解“技术”。在这种理解下,知识固然重要,如何利用已有知识,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职教人才培养的关键。基于此,实践实训是学生解决问题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的

参考文献

[1】[2]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Dual

重要环节,以问题或项目为带动的实践实训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德国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强调根据问题或项目对职业实践进行系统组织与安排,使之遵循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好地提升个体的职业能力。

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提升我国校企合作的效果,首先应改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由简单提供实习岗位转变为提供典型实习项目,通过将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与情境典型化,培养学生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其职业能力。

Training

ata

Glance[EB/0L].20ll:31_http://w。ww.bmbf.de/en/

publications/index.php?ABC=D&S=Dual%20training%20at%20a%209lance}}pub.

[3]姜大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译者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0):71—88.

【4】于晓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5):106—107.

Study

on

the

MotiVationMechanismofEnterpriseParticipating

VocationalEducationinGermany

on

in

——Based

Analysis

on

the

“Dual一system”Vocational

EducationModel

LUODan

俾黜e口rc^k疵¨把如r魄^er%cofio眦2尉wo£ion,5^M树P%co£iomZ

C^ino)

n删死c^n托Z

co如宇,鼢M,池G眦,咖粥毙甜33,

the

in

AbstI。act

In

the

implementationand

become

are

of

one

“dualof

system”

Vocationaleducationmodel

in

Ge册any,

enterprise

investment,

participates

VocationaIeducationand

main

subjects

ofvocationaleducationmakjngenterprisethe

good

thmugh

6nancial

materjalinputexcellentem.

to

mentalinput.There

atleastthreefornl

motiveforces

jnputto

dual

must

vocationaltraining:

training.

the

ployment

are:

platfo珊;

the

strongsupportgovemment;

reputationof

Its

enlightenments

assure

chinaefkc—

intheconstlllction

ofVarious

ofVocationaleducationsystem,thefactorsin

the

system;

systematizationdesign

to

be

strengthenedtoprocess

to

the

tiVetion

linkageefbct,

pay

moreattention

research

on

working

improvethe

coopera—

I【eywords

dualsystem;Vocationaleducation;enterprise

participation;motivation

mechanism;Gemany

88

万方数据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农林牧渔、求职职场、计划方案、经管营销、行业论文、出国留学、旅游景点、教学研究以及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_图文等内容。


  本文关键词: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8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8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