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中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7 09:28
  我国银行保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随着银保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保险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近年来,由于内部与外部因素的交织叠加,银保深层次的问题骤显,引起了学界、业界和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社会各界针对银行保险的未来发展模式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期望能够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合作模式。本文共分七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在这一章中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文献综述,阐明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并指出本文可能的特色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对银行保险及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做简要介绍。在这一章中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解释了银行保险的基本定义,概括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总结出当前银行保险的四种合作模式——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金融控股公司,并对其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相关的理论学说——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并阐述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现实发展情况。 第三章对欧美及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进行研究。本章回顾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银保发展历程和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借鉴了它们的银行保险合作经验,它们当中有的金融业发达,在银行保险合作领域起步比较早,操作经验比较丰富;有的则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比较接近,参考作用和价值比较强。通过分析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总结出能使我国银行保险业务更好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金融监管制度、税收环境等。 第四章对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回顾,从中总结了在银行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演进。接着揭示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在我国银行保险实务中分销协议占主流,合资企业数量有限,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开始萌芽。然后剖析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挖掘,发现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和税收政策的缺失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五章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中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先驱者——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剖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不断完善过程中,中国平安的银行保险业务节节攀升,这充分说明并证实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对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经济效益。本文以中国平安为例,深入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优势和劣势,并对中国平安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可复制性进行了讨论。发现虽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对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大范围复制。 第六章对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进行选择。在对我国具体国情,包括政策性因素、市场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之后,本文对两条路径选择进行了思考,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金融制度、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文化融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局限性和适用性,以及银保专业化的优势、劣势和适用性。然后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与银保专业化并重的路径,对于有条件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大型企业,鼓励其向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对于其他不符合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条件的企业,尝试向银保专业化改革。 第七章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应该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及规范性、售后服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化和加强合作;政策部门应加快建立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银行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并从国家监管机构层面提出了对监管体系完善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33;F84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0.3 研究方法
    0.4 文献综述
        0.4.1 国外文献综述
        0.4.2 国内文献综述
        0.4.3 现有文献综述
    0.5 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0.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银行保险及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概述
    1.1 银行保险基本定义
    1.2 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内涵与外延
    1.3 相关理论学说
        1.3.1 规模经济
        1.3.2 范围经济
        1.3.3 协同效应
    1.4 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现实发展
    1.5 本章小结
2. 欧美及亚洲国家与地区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分析
    2.1 欧洲国家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分析
        2.1.1 法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2.1.2 德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2.1.3 英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2.2 美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2.3 亚洲国家和地区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分析
        2.3.1 日本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2.2.2 中国香港地区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2.2.3 中国台湾地区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2.4 境外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总结与启示
        2.4.1 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
        2.4.2 金融监管制度
        2.4.3 税收制度与环境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3.1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1.1 我国银保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3.1.2 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演进
    3.2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现状分析
        3.2.1 分销协议模式占主流
        3.2.2 合资企业模式数量有限
        3.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开始萌芽
    3.3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3.1 销售误导现象严重
        3.3.2 高额手续费和违规激励
        3.3.3 产品同质性高、结构失衡
        3.3.4 销售人员素质比较低、销售模式单一
    3.4 导致银保合作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分业经营金融体制
        3.4.2 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
        3.4.3 税收优惠政策缺失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平安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基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分析
    4.1 中国平安的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与合作模式
    4.2 中国平安银行保险业务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相互影响
    4.3 平安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优势
        4.3.1 品牌优势
        4.3.2 交叉销售优势
        4.3.3 内控优势
        4.3.4 金融科技优势
        4.3.5 人才培养优势
    4.4 平安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劣势分析
        4.4.1 合作周期长
        4.4.2 财务情况受到冲击
    4.5 平安模式的可复制性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选择探索
    5.1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比较研究
    5.2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的现实环境
        5.2.1 政策性因素
        5.2.2 市场性因素
        5.2.3 技术性因素
    5.3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选择
        5.3.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优势、局限性和适用性
        5.3.2 银保专业化的优势、劣势和适用性
        5.3.3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相关意见和建议
    6.1 加深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和创新
        6.1.1 提高营销效率和规范性
        6.1.2 银保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6.1.3 加快人才培养——营销和管理人才
        6.1.4 完善售后服务
        6.1.5 建设电子平台
    6.2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6.3 加快建立税收优惠政策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辉荣,傅亚平;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前景探析[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2 曾国平,宋瑛;我国银保合作的内在特征和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3 池晶;论世界保险业的金融化趋势[J];保险研究;2000年07期

4 应晓喻;欧洲银行保险春风拂面[J];银行家;2004年05期

5 杨霞;欧洲、亚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模式及其启示[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吴洪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8年06期

7 栾培强;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8 宋雪枫;欧洲银行保险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9 马兵;欧美银行保险制度比较[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19期

10 孟龙;施强;张领伟;;困境与出路——银行保险专业化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1634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34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