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20:08
  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暂时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自1986年建立实施以来,该项制度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健全劳动力服务市场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屡禁不止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正威胁着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当前失业保险欺诈进行研究,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参保人和保险人的主体欺诈行为,采用信息甄别理论分析失业保险市场中逆向选择的成因并构建了一个逆向选择程度测量指数,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道德风险下欺诈主体欺诈概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制度设计缺陷是失业保险主体进行欺诈的重要原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欺诈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在上述理论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失业保险反欺诈措施建议。主要从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和监督机构对欺诈行为的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概述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2.1.1 逆向选择
        2.1.2 道德风险
    2.2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基本内容
        2.2.1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界定和类别
        2.2.2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
        2.2.3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
    2.3 失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
        2.3.1 失业保险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2.3.2 失业保险主体的逆向选择
        2.3.3 失业保险主体的道德风险
第3章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分析
    3.1 逆向选择与失业保险欺诈行为
        3.1.1 逆向选择引发的参保人欺诈行为分析
        3.1.2 逆向选择的信息甄别模型分析
    3.2 道德风险与失业保险欺诈行为
        3.2.1 道德风险引发的参保人欺诈行为分析
        3.2.2 道德风险引发的失业保险人欺诈行为分析
        3.2.3 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分析
第4章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4.1 逆向选择引发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4.1.1 参保人逃避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案例分析
    4.2 道德风险引发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4.2.1 参保人隐性就业的案例分析
        4.2.2 参保人自愿失业和延缓就业的案例分析
        4.2.3 失业保险人虚名冒领失业保险金的案例分析
        4.2.4 失业保险人违规操作失业保险基金的案例分析
第5章 失业保险反欺诈措施建议
    5.1 加强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
        5.1.1 健全失业保险信息共享系统
        5.1.2 强化失业保险信息披露机制
        5.1.3 完善失业保险信用体系
    5.2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设计
        5.2.1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5.2.2 实现缴费费率和待遇差异化
        5.2.3 优化失业待遇发放模式
    5.3 提高监督机构的管制效率
        5.3.1 健全失业保险法律体系
        5.3.2 加强稽核工作队伍建设
        5.3.3 加大监督和惩罚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车险道德风险文献综述[J]. 桂萍,胡庆为.  保险研究. 2011(06)
[2]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大发展与实施挑战[J]. 杨思斌.  前沿. 2011(11)
[3]我国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 杨雪美,冯文丽,刘亚妹.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4)
[4]对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的思考[J]. 赵溢峰.  科技信息. 2010(09)
[5]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社会医疗保险欺诈问题研究[J]. 李连友,李亮.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01)
[6]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缺失与制度优化[J]. 白维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06)
[7]强制保险能否提高保险市场效率[J]. 周海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8]我国健康保险反欺诈的博弈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 徐徐,茅利敏.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03)
[9]基于就业导向的失业保险制度探索[J]. 张熙凤.  商场现代化. 2009(10)
[10]天津市失业保险20年的发展与思考——兼析我国失业保险问题及对策[J]. 汪洁,孙学智.  理论与现代化. 2008(05)

硕士论文
[1]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控制机制研究[D]. 柏灵.武汉科技大学 2009
[2]欧盟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 陆周莉.中央民族大学 2005
[3]失业保险的市场失灵与效率分析[D]. 刘惠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406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406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