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劳动力流动就业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办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01:49
  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是指劳动者跨地区、跨身份、跨体系流动时,其养老保险关系也对应地从一个缴费地转到另一个缴费地,或从一种保险体系转到另一种保险体系。中国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的提出既是基于我国高度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中国体制转轨过程中固有难题共同纠结产生的需求。我国流动劳动力的规模相当庞大,但因为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各统筹地区各自为政、相互设堵等原因,养老保险关系可转移难接续,导致大量的流动就业劳动者重复参保、反复退保,劳动权益和养老福利因为流动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2010年1月1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养老保险难转移接续的历史,接续办法还把农民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禁止退保,是我国社会保险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养老保险的发展并非毕其功于一役,转移接续办法也不太完美,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我国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就业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流动就业劳动者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必要性和所遇到的困境分析,肯定了转移接续办法对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发展的积极性。最后,提出继续完善接续办法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全文共...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办法出台前的相关研究
        二、办法出台后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劳动力流动就业背景分析及其对养老保险接续制度设计提出的要求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流动的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理论分析
        二、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现实原因
    第三节 流动的形式和特点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
        一、劳动者在流动过程中遭遇养老福利损失
        二、养老保险的接续制度设计缺陷
        三、劳动力流动就业对养老保险接续制度设计提出的要求
第二章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制度基础及其影响分析
    第一节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制度基础
        一、转移接续的制度基础之一——统账结合模式
        二、转移接续的制度基础之二——最低缴费年限
    第二节 现行制度设计下难接续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一、农民工退保
        二、企业逃保
        三、流动就业劳动者养老欠保障
    第三节 现行制度设计下难接续引发的社会后果分析
        一、损害劳动者权益
        二、影响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三、阻碍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一体化劳动市场形成
第三章 全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遇到的阻力
    第一节 社会阻力
        一、各地“划疆而治”的养老保险格局
        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
        三、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
    第二节 技术困难
        一、转移接续与统筹层次
        二、转移接续与资金精算技术
        三、转移接续与信息技术
    第三节 涉及到的具体养老保险接续制度
        一、不同养老保险系统之间的转移接续
        二、同一体系跨地区之间的转移接续
第四章 新接续办法的制度框架和特色分析
    第一节 新接续办法的制度框架
        一、转移12%单位缴费,明确各地责任范围
        二、明确领取10 年缴费待遇领受地,防止互相推诿
        三、简化转移接续程序,方便劳动者
        四、累积计算,无须再退保
    第二节 新接续办法的特色
第五章 新办法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办法
    第一节 关于12%单位缴费的规定
    第二节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问题
        一、农民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二、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
    第三节 退保与衔接的问题
        一、禁止退保
        二、城乡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 技术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43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43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4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