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养老金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最优组合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0:38
  本文使用投资组合理论对养老金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最优组合策略进行研究。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了确定性条件下的账户选择问题,然后,在随机假设下对不同账户的收益进行精算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养老金账户最优组合模型,最后,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表明:(1)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收益负相关,二者的组合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2)混合制的有效边界在现收现付制和累积制的上方,因此,从风险—收益的角度讲,混合制优于单一养老金制度;(3)与最优账户组合相比,现行统筹账户的占比偏高,个人账户占比偏低。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适当的降低现行统筹账户的占比,提高个人账户的占比能够降低养老金账户的风险水平,增加账户的收益。 

【文章来源】:中国管理科学. 2020,28(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养老金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最优组合策略研究


有效边界(模型2)

敏感性分析,年龄,账户,无风险利率


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阻止制度赡养率的过快提高,缓解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金收支失衡问题。从本文的结论来看,即使是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统筹账户占比依然偏高(与最优组合相比),个人账户占比依然偏低。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统筹账户的最优占比会继续下降,个人账户的最优占比会继续上升。图4给出了无风险利率的变化对最优账户组合的影响。由图4可知,无风险利率提高,无风险资产的占比会增加,其他资产的占比会降低。无风险利率从2.8%提高到4.8%,在模型1下,无风险资产的占比从4.79%上升到14.57%,统筹账户的比例从43.31%降低到40.29%,股票资产和债券资产的占比分别从23.72%和28.19%下降到21.89%和23.25%。

风险偏好,敏感性分析,风险容忍度,风险


一般认为,风险规避系数在生命周期内是递增的,也就是说,年龄越大,风险规避意识越强,风险容忍度越低。根据本文的结论,我们建议,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结构的风险容忍度设定差异化的个人账户投资策略,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险依赖、一致性风险度量与投资组合——基于Mean-Copula-CVaR的投资组合研究[J]. 张冀,谢远涛,杨娟.  金融研究. 2016(10)
[2]基于平均工资预测的数学模型[J]. 汤志浩,张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3]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研究[J]. 刘学良.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9)
[4]人口老龄化与最优养老金缴费率[J]. 康传坤,楚天舒.  世界经济. 2014(04)
[5]我国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研究[J]. 王晓军,任文东.  保险研究. 2013(04)
[6]鱼和熊掌能否兼得:养老金危机的代际冲突研究[J]. 彭浩然,陈斌开.  世界经济. 2012(02)
[7]人口预测的随机方法:基于Leslie矩阵和ARMA模型[J]. 任强,侯大道.  人口研究. 2011(02)
[8]工资增长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面板数据实证[J]. 黄桂田,尹志锋.  财贸经济. 2009(09)
[9]中国养老保险最优缴费率的实证分析——基于贴现因子和劳动增长率差异的分析[J]. 孙雅娜,边恕,穆怀中.  当代经济管理. 2009(07)
[10]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效应[J]. 封进,宋铮.  南方经济. 2006(11)

硕士论文
[1]基于投资组合视角的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最优配比研究[D]. 宋超吾.东北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50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450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