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保险机构持股与银行风险决策

发布时间:2021-11-16 01:05
  随着保险公司投资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引起市场关注。本文考察险资持股对银行决策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险资持股后银行的风险业务增多,规模加速扩张,银行风险更高。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结论仍然成立。在保险公司金融集团化经营的背景下,本文提供了保险公司干预银行经营、放大银行风险的经验证据。同时,本文剖析了保险公司在信贷市场中的角色,为监管部门防范银行系统风险、银行完善内部治理提供了思路。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 2020,43(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保险机构持股与银行风险决策


保险机构持股银行趋势

股权投资,资金,政策,保险公司


图1梳理了中国保险资金监管政策的变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4-2009年,保险公司股权投资进入发展初期,2004年保险公司获得直接投资股票的资格,2006年获得投资商业银行的资格,能够持有5%以上的银行股权成为重大股东;(2)2010-2015年,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政策逐步放松,险资进入股权投资活跃期;(3)2016-2017年,险资引起媒体和监管层的关注,政府出台系列措施加强监管。随着市场对险资关注的上升,各方对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出现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公司具有监督上市公司、稳定市场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公司可能给银行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正慢慢浮现。图2显示了保险公司持股银行的数量占比和持有银行股份的平均比例(2),险资持股银行数量占比从2006年的9.09%升至2017年的12.12%,平均持股比例从8.37%上升至13.17%。2006年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商业银行,大量险资涌入银行股权市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金融行业受到冲击,部分保险公司撤股。2010-2011年经济逐渐复苏,保险公司对银行的股权投资有所增加。2012-2015年保监会不断提高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比例上限,2014年以来央行持续降息,固定收益类产品利率下降,低估值、高分红、高利润的银行成为保险机构的优质投资标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存款保险制度是否降低了银行风险: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项后军,张清俊.  世界经济. 2020(03)
[2]影子银行、资管业务与货币调控方式转型——基于银行表外理财数据的实证分析[J]. 纪敏,李宏瑾.  金融研究. 2018(12)
[3]大资管、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 温信祥,苏乃芳.  金融研究. 2018(10)
[4]保险机构项目投资问题研究[J]. 段国圣,段胜辉.  保险研究. 2018(10)
[5]同业业务、流动性波动与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J]. 潘彬,王去非,易振华.  经济研究. 2018(06)
[6]投资职能对保险公司风险的影响研究[J]. 边文龙,王向楠.  金融研究. 2017(12)
[7]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异质性与银行个体风险[J]. 郭晔,赵静.  经济研究. 2017(12)
[8]险资举牌对被举牌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分析[J]. 韩浩,宋亚轩,刘璐.  保险研究. 2017(08)
[9]存款竞争、影子银行与银行系统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郭晔,赵静.  金融研究. 2017(06)
[10]金融业过度投资的甄别及解释[J]. 粟芳,初立苹.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4)



本文编号:3497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497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