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工程保证保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建议

发布时间:2021-11-16 23:52
  建筑业相关的工程保证保险在政策环境和用户需求等方面已大体具备,但作为经营主观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业务,它与传统财产保险存在诸多不同,如经营、监管不当,将会对金融及相关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从工程保证保险的风险属性、运营模式、伦理道德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并通过建立一个极简的风险模型,对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仿真验证,模型验证与定性分析结论一致。鉴于保证保险经营主观信用风险的特殊性以及建筑业外部性巨大,有必要对工程保证保险业务与传统财产保险业务进行适度隔离,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工程保证保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建议


2008年以来新增保证保险业务数量分布(1)

模型图,保函,主体间,信用风险


(一)相关主体间关联及风险传导路径系统性风险是指某一事件将引发金融体系中相当一部分经济价值或信心的损失,其严重程度足以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且可能性很高(Cummins和Weiss,2014)[17]。近几次全球性的信贷危机也表明,即使是在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也尚未得到有效杜绝,且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风险往往会通过信用风险转移的方式相互传递()[18]。传统核心保险业务与系统性风险关联不大,而部分非传统以及核心业务以外的风险转移类业务(比如保险风险证券化、信用风险转移、债券保险等)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较大(;;)[19-21]。国内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保证保险作为经营信用风险的主要产品,非常有必要对其系统性风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工程保函市场相关主体间的信用风险传导及关联模型如图2所示。

系统性风险,传导模,风险,系统风险


在此,我们对比两种模式的系统性风险比值,来观察是否对工程保函类信用风险实施隔离所导致的系统风险差异,取N=10时,结果如图3所示。从模型仿真可知,不加审查的任由各类异质风险业务相互融通、发生关联(即将图2中虚线部分联通),其系统风险将会在某个临界点之后,成几何级数增加。在上述仿真中,业务种类N超过5之后,系统性风险较之完全隔断的金融体系陡增,业务种类N达到10,互联传染模式下的系统性风险是单向传导模式金融系统的2700多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险的本质、发展与监管[J]. 魏华林.  金融监管研究. 2018(08)
[2]保证保险法律属性再思考[J]. 任自力.  保险研究. 2013(07)
[3]市场制度最道德[J]. 张维迎.  中国中小企业. 2011(10)
[4]新《保险法》中“保证保险”的风险及其防范[J]. 鲍静海,贾莹.  保险研究. 2010(04)
[5]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和保证之间的关系[J]. 李文中.  上海保险. 2007(12)
[6]论保证保险合同的除外责任[J]. 龚连娣.  法律适用. 2006(10)
[7]保证保险性质之探讨——兼论我国保证保险之误区[J]. 樊启荣,李娟.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05)
[8]保证保险究竟是保证还是保险[J]. 李理.  金融与经济. 2005(08)
[9]保证保险二元性思辨及其法律适用[J]. 王颖琼,魏子杰,徐彬.  河北法学. 2004(04)
[10]保证保险合同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梁冰,周洪生.  法律适用. 2004(01)

硕士论文
[1]保证保险纠纷中保险责任法律分析[D]. 冯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99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499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